第一百四十三章 边境告急(2 / 2)
“就因为他去了柔然,所以他更加清楚武川的防御有多坚固。且不说武川镇有三万镇守兵,本就易守难攻。离他最近的抚冥镇也不过二百来里,那里同样驻守着两万兵力,支援不出两日就能赶到。同样的五万对五万,柔然可是驱驰千里南下,丝毫不占优势。所以,这事也不用太过慌张”崔浩的话,也算是一粒定心丸。让那些嚷嚷着要领兵前往的将士都纷纷入座,静下心来仔细听着军师大人的话。
崔浩在军中的威望极高,他与魏焘的配合可以说是十分默契,多年下来,两人早就心意相通。因此他的话,就等同于魏焘的话。
“崔大人的想法,同我是一样的。我曾经断言,两年之内柔然必定不会再次大规模的犯我边境。虽然我也想不明白,这次是处于什么样的目的。也许是因为叛徒蒋旭年想要立功,也许是他们想试探一下武川的防御,短时间内必定不敢贸然攻入。”魏焘终于开口说话了,“不过”他再次抬眼望向众人,一个个意气风发跃跃欲试的将领都正望着他。“既然柔然已经屯兵边境,我们也不得不防。我决定从邻近的怀朔镇、抚冥镇各抽调一万兵力前往武川,如今武川镇因为蒋旭年的叛逃导致少了很多能够指挥作战的将领。刘邑虽然也作为我的前锋大将参与多次对柔然的作战,但论对柔然的了解,和守城的防御战术,还是长孙翰更适合作为武川镇的指挥大将。”魏焘侧脸望向崔浩,对方微笑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这事当日便定下来,魏焘决定由长孙翰带领几名高阶军官一同前往怀朔、抚冥镇调兵。魏焘将自己朔北军中的虎符交于这位刚刚成年的少年将军。
指挥将军长孙翰原定第二日清晨便从沃野出发,如果一切没有意外,快马赶到怀朔镇只需一日路程,从怀朔带点兵一万带着继续东行,到达武川镇大概需要四日。前后五日便能先将一万援军带到,然后派亲信去往抚冥镇,来回需四日。不出十日,长孙翰便能将五万兵力部署在武川镇。
当夜,众人继续就武川部署及修筑北境长城这两个议题进行讨论。待月上中天,众人都还未吃饭依旧饿着肚子开会。倒是崔浩体恤众将领都饿了,便叫厨房将所有的吃食送到了议事厅。众人便一边吃东西填饱肚子,一边继续讨论着。
关于是否要在此时修建长城,选址在哪里,长度及覆盖范围,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持续了近两个月。一时之间并没有得出具体的结论,军中将士都知道陛下希望修筑长城,而朝中大臣则以消耗巨大为由提出反对意见。让人意外的是,这位汉人中最德高望重的太常令崔浩竟然对于修建长城持有支持的态度。但是魏焘还是犹豫不决,也许是贺小安的话让这位一向雷厉风行的将军有了些犹豫,她的担忧犹在耳畔。
“既然此事一直争论不休,都没有个结果。这事情不如就秋后再议,也许陛下那里更早会有结果,明日你们就将出发前往武川镇,还是早些回去准备吧。”魏焘也觉得身体有些疲倦。
这时候营房外的战报鼓声乍然响起,惊破了夜空的宁静,正欲散去的众将士面面相觑。
“深夜加急战报,难道是武川出事了?”不知道谁提了一句,众人的担忧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唯有魏焘依旧岿然不动。待将士来报,只淡淡说了一句。
“让他进来”
进来一人,一身土黄色的行军服饰,不同于朔北军中的暗红色,这是西凉军的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