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背后阴谋(1 / 2)
在朔北军去往朔州的同时,在大夏国都城统万城里,一间叫花间里的妓院内,丝竹之音不绝,红绡帐里一片歌舞升平。前厅来往的贵客不断,而后院却是极其隐蔽的所在。
“薛大人,属下收到消息,赫连勃勃确实已经病了,多日卧床不起,连汤水都灌不下了,只怕最迟能撑到本月底。赫连昌封锁了消息,可今日四皇子赫连定带领首辅大人以护驾为由闯宫,已经与赫连昌的禁军拔刀相见。最后是皇后娘娘出面平息了此事,可皇帝病危的消息,已经是满朝皆知。”隐身在暗处的男子道。
“这与我们日前猜测的一样,赫连昌发兵东渡黄河,就是担心赫连勃勃病故,我们魏国兵马会趁着内乱偷袭边境。这赫连昌还有些头脑。”薛辨的脸上流露出些许赞许的表情。
“可是他的那些弟弟,不会轻易让他登基坐上皇位的,这夏国的内乱才刚刚开始。大人你说,我们要不要此时飞鸽传书告诉少主统万城发生的事情?”
“这还为时过早,我们还是再等等吧。既然少主已经到了朔州城,夏国的兵力不退,他必定也不会轻易回朔北的。”薛辨拒绝道。那名属下听了他的话自然不敢再多言。
“你继续派人盯着东宫和四皇子府上的动静,少主若要发兵攻打夏国必须选在皇帝驾崩后,诸位皇子掀开夺位大战的时候,趁着内乱发兵,才能一举成功。”薛辨轻轻的挥手,隐在暗处的侍卫退了出去。
其实,在将消息传回魏国这连事情上,薛辨是有些私心的。他潜伏在夏国五年,只为了有朝一日替魏国朝廷立下一番功勋,建立自己的功业。所以,情报该报什么,什么时候报,都显得至关重要,他要成为魏国夺取夏国的功臣,这一点是他必须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就像他知道了柔然大儃可汗与赫连昌之间的交易,同步发兵到魏国边境,其实这只是柔然为了牵制魏焘分散他的注意力的障眼法,薛辨就是为数不多识破这障眼法的人。可他却什么都没有提,因为他知道只有力挽狂澜的人才会有机会被重用……
朔州城内,魏焘已经做好了全面的部署工作,他不在朔州的日子,丘林曜也将边境事务整顿的井井有条。巡视了一番他发现,夏国的骑兵驻扎在夏国的军事防御点,连续二十日,进行着常规的操练,并无要进攻的样子。
这一日,巡查完了西凉州三座城池,魏焘与崔浩正在营帐内下棋,快马送来武川镇的军旗奏报。信封上印着长孙翰的军印,代表着是他亲笔所书。
“武川镇的情况如何?”崔浩待魏焘看完了信问道。
“武川镇上,柔然的粮草却是都已经到了,除了正常押运的士兵,迟迟不见后续部队的到来。”魏焘满脸疑虑。
“这情形同西边的情形是一样的,大张旗鼓的运送粮草,大张旗鼓的在边境操练士兵。生怕我们魏国人,不知道他们要进攻边境。殿下,是否觉得这情形有些反常?感觉就像是这夏国与柔然商量好的一般。”崔浩也带着同样的疑惑说道。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那会不会这只是转移我们注意力的做法?他们真正的目标并非要进攻,只是希望我们集中兵力都屯兵在朔州和武川镇上,以此来达他们真正的目的。”魏焘终于抓住了那种感觉,让他一直不太安心的直觉。
崔浩闻言,竟来也变了脸色,丢掉手里的棋子,站起身。
“若他们的真正目标不是朔州城和武川镇,哪会是哪里?还有柔然与夏国的结盟,必然是有共同的目的,可他们共同的目的是什么?”崔浩在房里踱来踱去,陷入了沉思。这样问题他们却怎么也想不通。
晚上的时候,崔浩突然对魏焘道,“会不会是沃野镇?”
“不会吧,沃野有什么?”魏焘有些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