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韩之败(2 / 2)
“是,母后。”
熊横落座,下方群臣这才是坐下。
战国时代,群臣上朝都是坐着,君王与臣子之间的礼数,也没有那样的繁琐。
“大王在此,群臣在此,景将军且将新郑面韩王情形,与大王说说吧!”
南太后发声,景盛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启禀大王太后,我楚国使者抵达新郑后,面见了韩王,陈述了利弊,并且许之攻秦之后,秦人函谷关为韩王所掌,韩王当天本是答应,可到次日就立即反悔。原来是那秦国丞相魏冉连夜赶来,进而以威逼利诱,迫使韩王屈服,再度与秦国联盟。”
当今韩王,名为仓。
自此人即位之后,韩就政治混乱,法律政令前后不一,群臣吏民无所适从,就这样一位没有主见的君主,临阵突然变卦也很正常。
合纵而攻秦,大军都要在韩境内集结,而且韩乃在秦人正东,倘若韩与秦人为盟,那此事恐怕要不成了。
“那不知使者郑介,去往何处?”
出声问话者,乃南太后。
“启禀太后,主使去往大梁,面见魏王,尽最大的力,派遣臣回郢都,是要我楚早做刀兵准备。”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早做刀兵准备,这意味着基本上合纵是没希望了。
许久,殿中方才是安静下来,端坐于上首的楚王,此刻也是眼见得色变,问向群臣:“不知诸位可有破秦之良策?”
人群中,有大司徒昭雎站了出来:“启禀大王,秦人真要行攻伐,又何须在这个时刻派遣使者入秦,眼下就有秦国使者向寿在郢都城中,不如现在就将这向寿召来,待到问过之后,再做打算,届时秦人真要攻伐,我楚亦不惧!”
最后一句话,昭雎几乎是大喝出来,或许他就是要给刚才哗然色变的臣子们提个醒,楚人须得有楚人的骨气。
“母后意下如何?”
熊横想了一阵后,还没有先做决定,而是问向身侧南太后。
此时的南太后,也拿不出更好的主意来,就只得点点头:“可。”
令下,郎中南井派遣卫士前去召秦国使者向寿,楚国群臣俱是在殿中等候。
“秦国使者向寿觐见!”
……
宫殿外,一声声、一阵阵传来。
很快地,熊横就看到宫殿外,正有一身影走来。
其人身量不高,但颇为壮硕,黑面长髯,两鬓略有斑白之色,年岁约莫不惑,着一身玄青长衫,一举一动间,自有一股气度,一股身处高位,久在军中所养成的气度。
“外臣向寿,拜见楚王!”
声音洪亮,且又中气十足,如将军在战场人指挥千军万马。
“使者无须多礼,寡人听闻使者就在我郢都城中,为何不见使者觐见?”
熊横问道。
“启禀大王,外臣在等。”
熊横大笑一阵:“不知使者在等什么?”
向寿环顾四周,看过楚国群臣,终于在人群中,被他瞧见了将军景盛:“外臣曾为楚人,久在郢都,对此十分熟悉,若是猜的没错的话,这位将军便是景盛吧?”
景盛闻言,起身站到向寿对面:“正是在下。”
向寿转身,再向楚王:“启禀楚王,外臣等的正是他,若将军不归,则韩与楚盟,魏与楚盟,赵与楚盟,我秦将有临合纵之险;若将军归,则韩与我秦盟,我秦国也不会有合纵之祸。”
果然这合纵连横之术,乃是秦人所擅长的,将楚国的整个计划,俱是了解的清清楚楚。
楚王沉默,不再说话。
因为在问下去,会显得他太过聪明了一些。
楚国众臣当中,还是三闾大夫屈原站了出来:“当真是好谋划,不知秦人以将军为使,入我秦面王,可是为了言战?”
一番话直指要害,此番秦国的使者不是纵横策士,而是个将军。
向寿哂然一笑:“我若没有记错,阁下就是三闾大夫屈原吧?”
“正是某也!”
“久闻屈子素有一颗抗秦之心,今日见之,果然名不虚传也。”
夸过屈原后,向寿转身又望向楚王:“启禀楚王,外臣身在郢都,已有六日,楚国上至将军,下至黔首,听闻我秦军有攻楚之志,俱如惊弓之鸟,终日惶恐,更是在郢都城郊听得有黔首曾言,宁愿断臂,也不愿意与秦军交手,断臂犹可活,如遇秦军无可活也。”
“外臣再请楚王想一想,当年自楚与我秦交锋于蓝田之后,楚人就再无大胜,唯有大败,不知有多少的氏族儿郎,死在我秦人的战马下,成为了我秦人的军功?”
向寿话语中的威胁意味很浓,但也是事实。
失败到今日,面对秦军,楚人是真的怕了,至于他所说的,黔首们为了不至于上战场,竟然不惜斩断自己的手臂,这熊横是相信的。
打仗的时候,要自己背着粮食,自己拿着武器去卖命,赢了依旧是贵族们的狗,输了那便是只能将头颅,悬在秦人的战场上了,可曾见过,楚国有平民靠着战功一路成为将军的。
没有,绝无仅有。
“哼!”屈原一声冷哼,神情十分的愤怒:“倘若使者是来宣战,那我王已是知晓,请使者回去吧,秦虽强,但也并非是不可胜也!”
屈原话落,人群中又有昭雎起身:“大王,以臣观之,这秦人必然是怕了我楚国的军威,因此才会到这玄鸟殿来,说一通虎狼之词,来迫使我楚人屈服,哼,可秦人又岂能知道,我楚国的血都还未流尽呢,岂能向秦人屈服!”
果然,比起心机城府,昭雎是要比屈原强了许多。
他这一番话也是在为众臣打气,不能让秦人仅凭一番虎狼之词,就将楚人吓倒。
“大王,臣愿意领军,征战秦人,秦若不破,臣愿马革裹尸!”
紧跟着,又有执圭大夫景翠起身说道。
他曾多次率军征战,素有统兵之才,当年攻伐韩,因有秦国掺和,楚国被迫退军,当时的将军正是景翠。
“哼,大王,臣亦可领军!”
一时间,将军们纷纷上言,颇有一番群情激愤之状。
熊横注意到,就连郢都将军南晖,也是赫然再列。
向寿不语,就只是静静地看着,等到这一阵热烈彻底过去,他才是缓缓地说道:“哈哈,楚国多俊才,楚地多豪杰,见到诸位将军之勇,外臣就知楚王心中已然有了决意,要与我秦死战不休了!”
说话间,向寿做出一副告退之状,好像现在就要离开。
半响不说话的老令尹见此,起身站在了向寿身侧:“既然是要战,那使者为何在此时出使我楚国呢?”
以往有秦国使者到郢都,都会先去拜见令尹,之后再面见楚王。
这次也不例外!
两日前成謇就有报,向寿去了令尹府。
向寿折身,再望楚王:“启禀楚王,外臣有一两全之策,可免刀兵之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