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穿越大楚做始皇 > 第一零二章 使者苏代(一)

第一零二章 使者苏代(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末日一定是我死掉的姿势不对!  穿成男主继母怎么办  请忽略我的帅气  红楼求生存  重生之叶无双  回到明朝当朱标  幸运修炼者  为她画地为牢  我,职业替身,五个大佬抱我骨灰哭  农女休夫后,带领全村发家兴旺 

“两年前,楚王为太子时,就在我齐国临淄,稷下学宫一番论战,震惊我临淄众学子,那时候外臣便知,楚国太子不可小觑是也!”

苏代语气当中,似乎颇有一些感概,说到这里,他用眼神瞟过四下里的剑侍,见其军威鼎盛,个个对楚王尊敬有加:“唉,细算起来,还不足两年,楚王就已是展露出超越楚王槐之气象!”

此番言语,都是他真心所为。

曾事燕国与齐国的苏代,自然知晓一个一直在外做人质,朝中且没有臣子支持楚王即位后,会面临着何样的局面,更何况还是楚国。

两年之内就能大权在握,这份心性非常人所能及。

“哈哈,苏子远道而来,必然口渴,来,饮了这一爵!”

楚王大笑起来。

“外臣谢过楚王。”

爵中之酒,两人皆是一饮而尽。

“寡人能以今日之位,皆是我楚国多俊杰也,不错,是有那个几个乱臣贼子,但更多的都是如涓人这般,对寡人死心塌地的忠臣,全是侥幸也!”

熊横这话,去骗三岁的小孩,小孩未必都相信,何况还是苏代,苏代轻轻摇着头,自然是一副不可置否的模样了。

“哈哈,楚王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说笑,外臣在半道上就曾听说,楚王在鄢城时,就拜越国公子越无辛为鄢城将军,补足了那鄢城一万大军,其后入郢都时,不思任命官吏,补足空缺,而是新开国事一府,以国事大臣而执掌楚国国事,其诸臣皆是归于国事大臣之下,这六位当中,有刘太妃之兄刘启,有韩人左丘,有齐人彭里,另还有我齐人徐召为将军,更有那令尹屈原者,曾行美政而变法。”

想到这里,苏代略微一顿:“外臣记得,秦孝公在任用商鞅变法之前,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招贤令,任用山东六国的士子,打压秦国老贵族,楚王与之,是何其相似啊!”

好一个苏代,知道的还是挺多的,这还没入郢都呢,等真入了郢都,这楚国诸多的事,都要被他所探听去了。

“嘿嘿,变法,人人都说寡人有变法之心,可是这法又从何而变起!”

苏代拱手而道:“法,自然在楚王心中。”

看来他对楚王是了解的非常清楚,甚至比一些楚国的臣子,都还要了解。

熊横将手一摊,大笑起来:“看来天下的事,就没有瞒得过苏子的,也怪寡人出生的太晚,否则一定会拜苏子为我楚国事大臣,何以白白便宜了齐王!”

苏代一笑:“时也,事也,齐王待外臣不薄,齐相托付于外臣国事,外臣之心中,只有齐国也,不过外臣身为齐臣,也可当为楚王所谋?”

“为寡人所谋,说来听听?”

“两年前,在我齐国大骊宫时,外臣就曾听得楚王抗秦之论,天下诸国最大的敌人,乃是秦国,此言更是引得我兄苏秦,对楚王青睐有加,从那时候起,我齐国上下无不认为,楚王即位之后,必定以抗秦为己任。”

“去年之楚,有秦人三番五次派遣使者,威逼于楚国,割地于上庸,楚王顶住朝中令尹压力,派遣莫敖屈甲入我临淄,以两国之盟,更是在上庸之战时,统率群臣,以三十万大军而力战楚国,再以使者而游说三晋,如此之抗秦之心,历代楚王而不曾有。”

“果然,王若恒心,万事可期,楚王以主将南晖之策,以拒收而为攻,以大军而压,连战下来,双方互有胜负,连秦人都生出主动退兵之心,可至后来,楚王在大胜之后,竟依旧联盟于秦,不惜被弃我齐国。”

“一多月前,有秦国使者辛戎,再度入我临淄,见我齐王,说楚人无信,不若以连横而破天下合纵,东西而制约天下之国,还是我齐相田文,力排众议,为免秦国做大,这才派遣外臣来到临淄,面见楚王,以问清楚缘由。”

“外臣一路来时,对此也尤为费解,怎么也不能理解,如此抗秦之楚王,为何会连秦,等入楚国境内,听得有国事后,方才是想得明白,楚王与秦盟,是怕外事影响了内事,楚王是要腾出手来,励精图治于内,外臣为大王所谋,也正是如此!”

苏代是引经论据,摆出这么多的事实,就是要让楚王不得辩驳。

熊横对此,还真就只能是承认:“哈哈,苏子猜测不错,寡人的确是有励精图治于内之心,不知苏子如何为寡人所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南明:重生朱由崧 纨绔大魏皇太子 穿越红楼:绝色金钗哪里逃 大虞昏君 天路迢迢 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 开局绑了公主,皇帝让我当驸马 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 家父嬴政,我吃软饭造反怎么了? 回到明末闯天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