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臣为大王经商(2 / 2)
话到这里,楚王又是微微叹气:“只不过若要行兴商之路,必不会容易,先生在我楚行商二十年,就商而言,可看出我楚有何弊端?”
如今楚国司徒府下,预设立三司,可在这三司当中,却没有一个是负责商业税收的,如今楚国的局面,几乎所有的商业税都能难入国库,再设立一司很有必要。
今日就是先听听东方堇的意见。
看得出来,他也是认真的思索起来。
“大王要臣说,那臣便不再做隐瞒了,臣之以,行商于楚国,当有此几大弊端。其一者,苛税也。”
“楚国之地,不同于韩魏之国,楚国虽行郡县,却无郡县之实,每经一地,都有一地的税赋,每过一处,都有一处的打点,若从安邑带着百车皮毛而来,入我郢都之时,就仅仅余下三十而已,倘若从大梁运送盐巴过来,则百斤尚且不足三十也,因此我楚国皮革贵重,黔中难有盐贵,皆与此离不开关系也,”
“其二者,乃是政令多变也。因其各郡郡守不同,法令不同,因此每到一地,商队都须得当地氏族做为引导,再者也无秦国之驿馆,可歇息人马;此在无形当中,加剧了行商的困难,因而比之三晋之地,来往我楚国的商队,并不多也!”
“其三者,我楚国地广,大王鞭长莫及,比之三晋之国,又是盗贼频发,每次行商,臣都是请游侠护卫左右,否则必被盗贼所劫走。”
“其四者,我楚国之地,本有大江之利,郢都至于会稽之地,大船顺流而下,一月可至来回,如此大行商业之便利,可我楚一向是疏于治理,也是盗贼为患,臣所知道的,就这么些了!”
东方堇所云四点,在熊横听来,便是三个意思。
第一,整顿税收。
第二,统一政令。
第三,缉拿盗贼。
要是加上一个第四的话,那就是修建大道,开设驿站。
郢都物价之高,高于北方诸国,这熊横是有所了解的,但没想到竟到了这种地步。
十成的货物,岂能都变成了税赋,最主要的是这些税赋,还不能到国库,不能到楚王掌中,这如何能成。
只是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十分的不容易。
整顿税收好办,但就如今无郡县之实的局面,如何能执行下去,是个很大的问题。
“那客卿以为,可有何办法避免?”
东方堇不假思索道:“大王乃圣明之君,无需臣所云太多,楚国之事自然是清清楚楚,因而臣今日只说一短暂之法!”
熊横好奇:“何短暂之法?”
东方堇将被酒熏红的脸凑了上来:“大王,臣的办法就是大王将商会献给大王!”
这下,熊横更是疑惑了:“先给寡人?”
东方堇正中的点头:“又或者说,臣为大王经商,为大王缴纳税赋!”
熊横大笑起来,原来这就是东方堇打的主意。
真是一个精明的商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