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国税国赋(2 / 2)
“大王有所不知,我秦国税赋之事,本由郡县两府一路主持,国府不再行过问,如今大王行国税司、国赋司以及户籍司,此不仅是直接收取税赋之举,更是在监察我楚国郡县,此无疑会让郡县两府,生出反抗之心。”
“臣曾谏言于大王,此事需得行之于慢,若是大王赏赐于黔中郡守,则会惊于其余郡守。”
熊横之到昭雎必然会拒绝,刚才不过就是试探之言罢了。
钟离是昭雎一派,自然会有昭雎为其谋。
“如此,寡人就听右令尹了,来,饮酒!”
“是,大王。”
举爵,君臣二人共饮。
酒爵放下,熊横又继续问道:“右令尹快给寡人说说,这国赋司与国税司进展如何?”
“大王,此二司令于一月之前,尚且在筹备之中,并未能派遣官吏,至于我楚国郡县。不过遵大王之策,国赋司已与工正府道路司联合,一方派遣官吏,征召徭役,一方派遣官吏,重修我楚国之路,重整我楚国驿馆,臣预计至于年底之时,两司官吏便能至于各郡各县,行税赋之职。”
这事情比熊横所要预想的,还要顺利一些。
尽管这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涉及到氏族们的根本,其根本一则是像秦国那样的勋爵制度,挤压老贵族们的生存空间,二则是土地,这才是贵族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如今所做的依旧是收拢权力。
“哈哈,看来有些事情就只能右令尹来做,也非右令尹不可,寡人唯一的担忧,便是其徭役,右令尹必然知晓,寡人一向是信于孟子之道!”
何谓孟子之道,仁政是也。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便是孟子。
昭雎一思,便立即会意:“启禀大王,修缮道路乃是长策,非一朝一夕所能成,故此征伐徭役,也须得避开农时,不影响耕种;不赶工期,以免逼迫徭役太甚,还有其三,徭役者,可抵粮税,多徭役则少交粮,如此不违背大王仁政之道!”
还是昭雎懂他,这很多事情不需要说明,只需要说一半即可。
“不知我楚国徭役,一日需得忙碌几个时辰?”
忙几个时辰?
昭雎愣住。
他堂堂楚国上柱国大夫、右令尹兼大司徒昭雎,岂会去关注这些,他说工期不赶,那就是慢慢来,至于下面怎么做,他岂会操心。
实在吃不准大王的意思,昭雎只得试探着问道:“臣请大王明示?”
熊横笑笑:“仁政有云,不违农事,不苦于民,晨起忙碌,午时而休,日落而归,寡人以,一日最多当忙碌四个时辰,上午两个,下午两个。”
八个时辰,那就是八个小时,严格遵守八小时工作制度。
昭雎似乎对此概念不深,思付后便说道:“臣遵令。”
楚王再笑笑:“右令尹还请记得,这是寡人的王令,如若违背,可要论罪的。”
昭雎再度一愣:“是,大王,臣一定下达于郡县,不违背王令!”
“哈哈,右令尹果然事事都为寡人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