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韩来使者(2 / 2)
听他这么说,熊横立即大笑起来:“哈哈,寡人记得头一次见使者时,使者高谈阔论,秉性刚正,从未想到还会说这些话来哄寡人了!”
尚靳皱着眉头,摇了摇头:“外臣所云俱是真也,知人一事能猜全貌,以外臣之见,楚国自当在出一位雄主是也,不过所幸我新即位韩王一样是圣明之君!”
韩咎其人,谥号是韩厘王,此君即位之时,虽称不上有什么大作为,但脑子一向都是清楚的,知道联合魏国来抗击秦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可惜韩力小,一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多次败于秦军之手,薨之后给韩留下一个更烂的摊子。
不过现在看尚靳之言,倒像是由衷而发,看来是韩咎所展示出来的决心,让尚靳也深感鼓舞
“不知使者所云韩王圣明,可是如何个圣明法呢?”
面对楚王的提问,尚靳似乎是早有所料,只见他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启禀楚王,我韩先王有贤明二字,一为公子虮虱,一为如今的韩王咎。公子虮虱其人虽少言寡语,但心藏谋略,不显于面,当得足智多谋四字;而我王咎者,能言而善变,常昭显其大志于众,以至于在我新郑颇有声望,此二者皆贤明也。”
“可若是要说道圣明,那就唯有我韩王不可,何为圣明,胸怀圣人之道,能明天下之事,知大势,知大象,知大千,镇于王宫之中,却能名千里之外是也!”
好一顿胡侃乱吹,听得熊横都要跟他争论一番,义正言辞地告诉尚靳,你这不就是在形容寡人吗?
“哈哈,好一个千里之外,寡人想知道使者所云千里之外,到底为何?”
“回禀楚王,臣之所云千里之外,不仅是为之远,更是为之深,为之长,我王曾云,天下之事,当长远来看,秦人虎狼之心,必要东出,正所谓秦人进一步,强一步,而我等合纵之国反而弱一步。”
“欲要阻挡其于外,必先要于其前,我王说倘若合纵之国再不联合,等到秦人将我等步步蚕食,那秦王将再为天子,我等诸国都要向秦王称臣了!”
说来说去,尚靳的目的一下子就明了了。
秦人威胁论,这是想要来联盟楚国,让其有抗秦之心呢。
“使者如此说,倒是让寡人想起了一件事,去年上庸之地,我楚军与秦军交战数月而未曾结束,寡人派遣使者游走于韩,游说于韩臣,可韩人竟是不为所动,我楚国也只好独自抗秦,怎的今日使者再来,却是来说这些呢?”
楚王语气不悦道,就像是在质问。
“启禀楚王,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韩王也非往日的韩王,我王愿与楚王为盟,共抗秦国,还有我韩公子虮虱者,乃我王兄长,承蒙楚王青睐,我王亦是感谢,特意令外臣带来美姬五十名,以赠送于楚王!”
韩王咎这还真是投其所好,一下子就给熊横送来了五十位美姬,来表示一番。
方才熊横的不悦,是因为韩人也太不上道了,现在这么上道,倒也不用再生气了,他马上和颜悦色起来:“既然韩王如此盛情,寡人就都收下了!”
尚靳闻言大笑起来:“楚王果然是胸怀大度,不对从前之事耿耿于怀,楚王能如此礼遇我韩公子虮虱,也证明其乃圣明之君,外臣提议不弱韩楚联盟,共抗秦国,楚王以为如何?”
他这是话里有话,说礼遇韩公子虮虱,其实就是在点拨楚王这般做,不也正是想交好我韩,既然大家都有抗秦之心,不如将此事给挑明了说,大家一起干。
秦国自芈太后执掌朝政以来,就归还了秦武王据的武遂和宜阳,导致韩王仓一直都是倒向秦国的,与秦国交好,没有了韩对秦国的合纵之势,自然也就不成了。
如今韩重新燃起抗秦之心,还有一个魏国也即将上来,这样合纵四国一下子就有了三国,可以说熊横遇到了抗秦最好的时机。
“寡人倒是想知道,如何个联盟之法?”
停顿了许久,楚王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