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三章 宛郡郡守(1 / 2)
楚国,郢都。
近日以来,楚王召宛郡郡守白渊入郢都,之后就一直将白渊留在郢都。
几日后,又有王令下达,有郡守白渊者通晓纵横,知于天下,特拜其为右典客,长居郢都中枢,谋于国事。
楚国如今的典客乃是东春君熊宫夏,现如今又来了一个白渊给他做副手,楚王这是将前任江东郡守、前任宛郡郡守都干到郢都来了,至于宛郡郡守会委派谁去,则一直陷入猜测当中。
不过令人觉得诡异的事,纵然事已至此,从未有一个国事大臣曾踏入王宫,举荐宛郡郡守的人选,或许他们都知道,楚王心中早已有了主意,纵然他们是举荐了,也无大用,尤其是昭雎,更是会这样想。
寝宫,宫门大开。
楚王熊横正坐于王座之上,外面有中书遏者令正引着一位男子沿着台阶往上走来,这男子不是别人,正是今年年初才被楚王任命为右司礼的前韩太子虮虱。
虮虱低着头,望着脚下的台阶。
似乎他的每一步都是走的极为认真,极为小心。
他在思索着,楚王今日召见他来,该是何事。
或许……
虮虱想到了同样是外国公子,却被楚王重用为新城郡守的田苴。
那一次,不仅是整个新城卷起了一阵风暴,就连郢都也同样不太平,见识到楚王手段的臣子在这一刻,都震惊于楚王的果决之下,后知后觉者直到这时才反应过来,这是楚国的天变了。
谁都知道,楚王善用外国士子,来借机镇压本国氏族。
他这个前韩太子、楚国人质第一次被秦王重用奉上是为了讨好韩王的话,那这第二次召见,总不至于还是这个原因了吧。
走上台阶,脱去鞋子,虮虱抬头,楚王就在上首,正把玩着手中的西伦纸,一种用于取代竹简的东西。
“臣右司礼韩虮虱拜见大王!”
就在虮虱站在大殿正中行礼之际,楚王已经走了下来,就这样站在虮虱的面前,深邃的眸子除过智慧外,还有些许的自信。
“不必多礼,请落座。”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在虮虱听来有不容置疑的味道。
“谢过大王。”
熊横背着手,在大殿中行了几步:“想必以昌国君的聪慧,已然知晓寡人今日召见,所为何事了吧?”
没有客套,直接就是开门见山。
对于任虮虱为宛郡郡守,熊横不仅是做过慎重的思虑,更是专门考察过来的,放眼望去整个楚国上下,也就只有虮虱最为合适。
楚王如此坦言,虮虱有岂能推诿,只见他起身直接说道:“大王做事,虽总是出人意表,但皆是三思而行谋定而后动之举,大王既能召臣至此,那必然也是清楚,臣定不会退让。”
听到虮虱如此诚恳,熊横一笑,然后又听得虮虱继续道:“大王也知,臣本为楚国之质,前不得回韩继承王位,后不得离开鄢城,如同笼中之鸟,被困于一处,是大王识臣,以臣为昌国君,以臣为重任,既是大王诏令,臣如何能不欣然!”
无疑,虮虱这是再向他表明态度。
“哈哈,此言寡人喜欢听,不过寡人当初重用你,可并非是因你之才,而是示好于韩王,难道这你也不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