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九章 襄阳将军屈侯乐(1 / 2)
一会的工夫,屈侯乐已至跟前。
原来是项阳自知道楚王来上庸后,就立即给襄阳的屈侯乐去了书信,屈侯乐在受到书信的第一时间,就率领轻骑一路赶来,终于在楚王即将要入大营时,赶到了这里。
与项阳一样,熊横对屈侯乐也是两年未见。
与项阳一样,屈侯乐也是个落魄的楚国士子,其人颇有才华,善通军事,在遇到楚王后,受楚王所器重,在荆山行宫之变时,又有护住之功,做了短短几个月的郎中后,就被楚王任命为上庸将军。
今日所见上庸的一切,都是屈侯乐的成果。
与项阳不同,屈侯乐是心细如发,来之前对于楚王身侧之人,早就做了详细了解。
他先是微微瞥了一下冯章,之后下马朝着楚王拱手行礼道:“臣屈侯乐拜见大王!”
楚王对于他,也是一样的器重,弯腰将其扶起来:“哈哈,两年未见,我看将军竟是老了不少。”
这话倒是一点都没作假,此时的屈侯乐与当初相比,不仅面上多出许多的皱纹来,甚至就连两鬓也都出现斑白之色。
虽未到襄阳大营,但从陈均口中,熊横也听到过许多关于屈侯乐的事,军营当中之事,不管大小,尽皆一力操持,凡事都要做到亲力亲为,而且经常研习兵法,没事就带着斥候外出,观摩山川地势,商讨练兵策略,光去年一年,就曾有六次从上庸进秦,来观察地形,绘制地图。
一直以来,楚国也不缺这样的将军,楚国所缺少的是能重用这些将军的君王。
面对楚王的话,这位堂堂襄阳将军竟露出些许羞赧之色:“臣已过而立,自然是算不得年轻了。”
熊横却轻轻的摇了摇头:“非也,非也,非是将军而立之年不在年少,而是将军操劳于君臣,操劳于破秦之法,才当如此,我楚国有将军,是何其幸焉。”
这话似乎是在告诫一旁的冯章,冯章闻之面上虽始终带着笑容,他眸子还是微微有变。
早就听到风声,楚王雄心勃勃,有攻伐秦国之心,不管是上庸大营还是襄阳大营,其兵锋显而易见的都是指向于秦国。
屈侯乐似乎悟到了楚王的意思,立即接话道:“臣一心所想,乃是破秦,秦人者,与我楚有辱国之恨,不可不报也。”
熊横听到这里,转头望着冯章:“使者可知这内外之势吗?”
冯章自然不知他是何意,当即是一头雾水:“外臣不知楚王所指?”
熊横微微一笑道:“秦人,乃寡人之大敌,乃我楚国之大敌,于外寡人以秦人为敌,如此便可笼络人心,致使我楚国上下一体,臣民一心,我楚国之大权尽在寡人之手,寡人便可乘势行变法强国,强军之策,此为于内也。”
“正是有外则有内,外强则内强是也,因而楚国伐秦,是势在必行啊!”
听楚王说到这里,冯章才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是在借用楚国这个强敌,为自己拉拢势力,不管从是外还是内,楚国要想崛起必然就要击败秦国,双方已经是势同水火的关系了。
冯章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原来这就是楚王的意志,可怜我是今日方才知道,楚王岂不是在告诫于我秦,自此之后也不必派遣使者来郢都做说客了,因为楚王的志向是击败秦国,再是称霸天下!”
冯章原先看来,这二者是不一样的,是有这很大区别的,但现在楚王已经将去混为一谈,要想跟楚国联盟是没可能了。
熊横转过头来,郑重的望着他:“正当如此。”
“哈哈,原来这也是楚王的用意,也好,这样也让我这个秦国外臣自此绝了连楚之决心,现在之楚国,上下一体,尽抗秦也。”
熊横嘿嘿一笑,似有深意:“知道就好,使者随寡人入迎吧,明日,明日寡人就亲自送使者离开。”
冯章拱手:“外臣遵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