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子首战告捷(1 / 2)
果然如清泉先生所言,军营第二天便拆了营帐,一路向西开拔。
而太子并没有再召见过杜良,每天都躲在自己的营帐里看看歌舞,品品美酒,哪里有要打仗的样子?
杜良虽然明面上是太子客卿,听着很高大上,实际并没有任何实权。
这期间清泉先生倒是偶尔找过他闲聊几次,聊的不过是一些可有可无的话题罢了。
这些天都江堰见到过几次中年将军,伤势已经好的差不多,唯独说话时有些漏风。
出乎杜良预料的,这段时间罗将军并没有找他麻烦,似乎忘了之前仇恨一般。
杜良自然也乐得清净,每天带着绿衣品茶看书,日子悠闲的很。
反倒是绿衣这里,渐渐和军营里的伙夫们混熟了,也为杜良打探了很多重要信息。
就比如此次出行,其实是受了皇帝旨意去漠北州平乱的。
而且有小道消息说,这次出兵是太子自己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在皇帝年前表现一番。
毕竟这段时间因为琴香娘娘受宠,也使得她的儿子,当今八皇子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
甚至在朝堂之上暗中已有传言,八皇子很可能取缔大皇子,成为新的太子。
这样的传言一出现,自然让太子担忧起来。
所以在漠北出现动乱时,太子主动请缨,想要在皇帝寿辰前好好表现一番。
以上便是绿衣辛辛苦苦从炊事班里打探来的消息。
杜良对绿衣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表扬,并鼓励她再接再厉。
……
漠北之地民风彪悍,而且多是游牧民族。
在这里最大的城池便是漠北州最北面的胡城,也是镇守漠北之地的防线。
而出现动乱的正是胡城以北的游牧民族。
他们本是胡国的子民,后来因为胡国兵败,划入了南明国疆域,接受南明王朝的管制以有二十余年。
太子的三千兵马只是随身兵团而已,在他们之前已有三万人马赶到了胡城下。
在南明国,兵马不得随意进去城池,所以这三万人便扎营在城下,等待太子汇合。
三天后,太子众人赶来与大军汇合。
浩浩汤汤三万余人的营地铺设到了数里地外,十分壮观。
太子赶来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责骂了副帅,一个叫卓少卿的少年将军。
杜良后来才知道,这个卓少卿虽然年纪轻,但却是将门后代。
尤其是他的爷爷,正是南明国威名赫赫的威武大元帅……卓长风。
一提到卓长风,南明国上到耄耋老人,下至懵懂小儿,无不敬仰万分。
南明国能够在这几十年时间里灭掉周边数国,有五成都是卓元帅的功劳。
如今征战结束,卓大元帅便一直告病在家,一身本事都交给了儿子卓熊和孙子卓少卿。
尤其是这一代的卓少卿,从小在军中长大,武艺兵法都得到了卓大元帅的真传。
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深受朝廷器重。
然而,此刻太子正当着几位将领面前责骂卓少卿。
责怪他没有早点带着军队进去城中,白白浪费了大量资源。
其实卓少卿真的很冤。
因为在南明国早走规定,在主帅不在的情况下,兵卒不可进去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