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郑芝龙降金(1 / 2)
“可是大哥,再怎么说后金也是外族,咱们......”郑鸿逵到底是大明武举出身,对于正统观念还是受传统思想影响过。
“我只是去寻求合作,管他是外族内族。”郑芝龙表示无所谓。
“大哥准备带多少人手去?”郑鸿逵见还是劝不动,只能顺从。毕竟是兄弟,面上要和睦。
“把我的卫队带过去就行了。”郑芝龙其实早就做好了打算,他要在后金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不能让对方小瞧了郑家。
郑芝龙最信任的卫队并不是汉人组成的,他就是反叛他的老板出身,对于汉人野心和勾心斗角的本事太了解了。
他的卫队里有一队黑人雇佣兵,一队白人雇佣兵,还有一队日本浪人雇佣兵。黑人和白人都是纯火铳手,日本浪人都是一些武士,武功都很高。郑芝龙最相信的是这些人,所以是随身带在身边的。
当然,这些雇佣兵的人数不多,一般只会当保镖用。郑芝龙带出去显摆一下是可以的,至于想保护自己的安全,力量不够。
“再让施琅那小子带一营兵去。我北上带二十艘船就可以了。另外,郑渡也想北上去看看,我决定带着他一起去。”郑芝龙盘算了一下,有五百人应该够了。
“大哥走之前,应该再去见一见森儿。”郑鸿逵劝自己的大哥,希望他们父子俩的关系能好一些。
“算了!你替我去跟他说一声就行了。等我回来,他当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的。”郑芝龙叹了一口气,深感为难。
郑鸿逵来到看押郑成功的小院,朝周围看了一眼。这里的环境还是不错的,除了门口看守严了一点,小院子里面还是自由的。
郑成功正在书房里看书,显得极为认真。墙上挂着一幅海图,上面画的是台湾岛的轮廓,这是郑芝龙早年经略台湾时候用的。天启四年,颜思齐等因不满日本德川幕府的统治,密谋起事造反,参与日本人民的反抗斗争。
农历六月十五日,颜思齐与杨天生、陈衷纪、郑芝龙等二十八人拜盟为兄弟,众推颜思齐为盟主。不幸事泄,幕府遣兵搜捕,颜思齐率众仓惶分乘十三艘船出逃。
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颜思齐率船队抵台湾,在笨港(今北港)靠岸,乃率众伐木辟土,构筑寮寨。与此同时,派杨天生率船队赴漳、泉故里招募移民,前后计三千余众。颜思齐将垦民分成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同时组织海上捕鱼和岛上捕猎,发展山海经济,以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需要。
最早经验台湾的,根本不是荷兰人,荷兰人是后来强行从郑芝龙他们手里夺走台湾的。这个仇,郑芝龙根本就没忘记,或者说最想也是最早想收复台湾的人,是郑芝龙。
“森儿,你在看什么书?”郑鸿逵走进书房,问道。
“四叔,我在翻看有关台湾的记载。那里真是富饶啊!侄儿看得心动。”郑成功合上书,感叹了一句。
“你父亲已经决定北上了,你要理解他。”郑鸿逵劝了一句。
“鞑子向来无情无义,父亲前去,无疑狼入虎口啊!”郑成功一拳砸在桌子上,愤慨万分。
“事情还没有发生,你怎能如此说呢?”郑鸿逵觉得郑成功太年轻了,有些使『性』子。
“等事情发生了就晚了。烦请四叔替森儿转告父亲一句话:若父亲一去不回,孩儿将来自当为父报仇。”
.....
乘风破浪北上的郑芝龙念叨着儿子的话,深深的感动。起码来说,这个儿子还是念及父子情谊的,并不因为意见不同就割断父子关系。
八月中,博洛遣泉州绅士郭必昌持书往安平招抚郑芝龙,许以闽粤总督。九月初,郑芝龙一行抵达天津。后金前来到码头迎接的也是五百人,这让郑芝龙很放心。
“郑大人,摄政王特意派我等前来迎接,他已经在京城备好了酒宴,就等大人当座上宾了。”洪承畴笑盈盈的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此行招抚郑芝龙,是洪承畴力荐,也是他全盘计划的一部分。知道郑芝龙下船,洪承畴心里的大石头才算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