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沟 通(2 / 2)
学习一个小时之后,林露到厨房冰箱里拿出两瓶她做的酸奶,放了点蜂蜜搅拌均匀,又切了一点芒果丁放入其中,然后拿给魏一一,让魏一一休息一会儿。
边吃着酸奶布丁,林露问魏一一,“一一,你长大想做什么?想考哪个大学?读什么专业?”
“干妈,这个我还没想过,我觉得军人很帅,尤其是女军人特别帅,我对职业不大了解,不知道长大要做什么,我也不知道都有什么专业,要考哪个大学。”
的确,很多小孩子小时候被问到长大要上什么大学,很多孩子会说清华。被问到长大想当什么,会毫不犹豫地答:科学家、医生、警察、大法官之类的。这可以说是童言无忌或是无知者无畏。当孩子大了,懂得了职业的分别,可能反而不会轻易“口出狂言”。
“噢,那可以考军校。”林露随口说道。说完之后,她又看了看魏一一鼻梁上架的眼镜,改口说:“不过不知道军校对视力的要求到底是怎么样的。你的眼镜是多少度?”
“左眼350度,右眼275度。”魏一一答。
“噢!这是个问题。你班同学戴眼镜的多吗?”林露又问。
“很多呀,不戴眼镜的很少。”魏一一想想又说,“不戴眼镜的可能只有四分之一吧。”
这个比例出乎林露的意料。初中的孩子近视率就这么高,到高中还了得?青少年的视力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呀!
林露想起之前她读过的一部小说,《新恋爱时代》,王海鸥写的。
要说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对魏一一来说不知道是意味着什么,那么《新恋爱时代》或许能给她一部分答案。
林露对于给孩子推荐读物还是有经验的,比如她给儿子一林推荐《平凡的世界》、《偷影子的人》、《追风筝的人》……若干次。《平凡的世界》,一林只读了个简介,然后第二页没读完就不读了,说白面镆、玉米面镆、高粱面镆,都什么年代的事了,不感兴趣,进而《偷影子的人》、《追风筝的人》压根就不读。他对林露说:“我们有代沟,你喜欢的我不一定喜欢。”
林露只好说:“这《平凡的世界》很畅销的,我看网上说在大学图书馆的借阅频率可是很高的呢!而且有一个孩子,在看完这本书后受到鼓舞,后来考上了名牌大学。妈妈给你留着,说不定再长大一些,你就喜欢读了。”
比如这《新恋爱时代》,林露觉得她推荐得要有点技巧。
林露到书柜里找到那本刊有《新恋爱时代》的小说月报获奖作品集,把小说首页打开呈现到魏一一的面前:“一一,你看看这篇小说,写得非常棒!”
魏一一拿过书瞄了一眼题目,有点不屑道:“这叫什么题目呀!恋爱就恋爱吧,还时代!”
如此形式下,林露觉得不便就题目再与魏一一做深入探讨,迂回乃为上策。于是边拍拍一一的肩膀,边谆谆善诱:“今天我们跑步了,明天你有可能会腿疼,干妈边给你捶捶腿边给你读读,你也休息一下眼睛,听听开篇你就会感觉挺有意思的!”
话林露是斟酌过会才吐出嘴的,她特意用了“有意思”以便挑起魏一一的兴趣,没敢用“好”字,以林露的经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于家长说“好”的书,在孩子看来就意味着“不好”,意味的家长是在别有用心地说教。
“干妈,冲着你的良苦用心,还是我自己读吧,你自己捶捶腿吧,我没事儿的,怕是明天你要腿疼了。要是我妈妈生硬地给我推荐,我肯定不给她面子。”
林露顿时接不上话茬,她的一番心理建设,小丫头居然门儿清,而且,这孩子,多善解人意。只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