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投晁投宋?(2 / 2)
“寨主何出此言?这么快就决定倒向哪方了?会不会草率了些?我观宋江颇有驭人手段,晁天王恐不是他的对手!”
“宋江最会笼络人心,脸黑心更黑,论行事风格与方式,与汉高祖刘邦有几分相似,确实是一代枭雄人物。
但最大的问题是他缺乏大智和远见,梁山兄弟们跟着他走,会被带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程风话虽这样说,但扪心自问,自己若不是提前知道了历史走向,也很难轻易做出这个判断。
宋江与晁盖相比较,他更适合做领袖。他更有理想和抱负,对他而言,梁山只是一处暂栖之地,一心想要在朝为官、扬名后世,他为大家提出了一个受招安做大官的梦,感召团结大批人跟着他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
在这个梦的感召下,他手下的兄弟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多。他更有手段,洞察人心、投其所好,广施恩惠、人缘甚好,身边聚拢了一批死忠之士,如花荣、李逵、戴宗等。
他更有狠劲,为实现目的往往不择手段,有时是自降身份,动不动就下跪哭泣、收买人心,有时是杀伐决断,为了抢某个头领上山,不惜乱杀无辜,嫁祸于人,从而逼其上山。
反观晁盖,虽然义薄云天、喜结英豪,但疏于政治,短于谋略,拙于交际。
他坐了梁山头把交椅后,只想着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称王称霸,整日里与兄弟们推杯换盏、吃香喝辣、饱食终日。
他却不知,吃好喝好只能满足手下头领们的最低需求,却满足不了他们更多的欲望,比如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比如荣耀感、成就感,这是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越是读过几本书,或是当过几日官的人,这方面的需求就越强烈。随着梁山上朝廷降将越来越多,支持宋江的人就越来越多,因为宋江给他们描绘了一幅杀人放火受招安的美好图景。
到此时,甚至连一同劫生辰纲的吴用都渐渐地投向宋江了,这老大当的,小弟越来越少、势力越来越弱,自然难成气候。
此外,晁盖交友首重德行,却缺乏容才之心和纳才之志,看不起那些寡情薄义、偷鸡摸狗的人,一旦认准了某人为兄弟,便会倾心相待,把情义摆放在第一位。
在任何时代,欲要稳掌重权、成就大事,必须有一大帮人帮你抬轿子、吹喇叭。可惜,晁盖太过光明磊落,不会或者说不屑玩弄权术。
宋江却走了另外一个极端,只要是支持他服从他的人,他都委以重任,事实上这些人的德才并不堪当大任,难以锻造出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铁军。
梁山诸人在宋江的带领下,盲目地投降,饥不择食地接受朝廷的招安,却始终没有得到圣上的信任、朝官的尊重,最终只是被朝廷当枪使,当真正的硬仗来临时,死伤大半,白白当了送死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