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偏种竹9(2 / 2)
“你们两个在这里静悄悄的连盏灯也不拿,做什么呢?”太康公主在后面问道。
沈和靖连忙起身见了礼,南平郡主笑道:“这月亮这么亮,哪里还要灯呢?母亲怎么出来了?吃好了?”
太康公主道:“我要到寺里看看你翁翁去,你们两个早些睡吧,晚夕不必等我。
说完又嘱咐身边的侍从道:“晚上关好门户。”
侍从答应着,南平郡主和沈和靖二人一直送太康公主到门外面。太康公主的别墅离碧云寺极近,也不用轿子,四对明瓦的灯笼在前面引着,太康公主居中,后面浩浩荡荡的家人队伍路有提着食盒子,有拿披风的,都往碧云寺里面去了。
碧云寺周边全是京卫和西山营的侍从,远远地看见明晃晃的灯笼巷这边靠近,便有人大喊道:“是什么人?”
太康公主身边的侍从连忙道:“这么大的灯笼上写字,你看不见是太康公主来了呢。”
那人连忙谢罪,太康公主摆摆手径直带人入内。
进了山门只见沈江东佩剑走了出来,见到太康公主面现惊异之色,见了礼劝道:“天这么晚了,公主不早点休息,怎么到寺中来了?只怕晚上不安全……”
太康公主只看了他一眼,笑道,:“动用了这么些人在这里,沅西公还怕出什么差错?”
说完太康公主四下看了看道:“这次跟来的人不如上次多。”
沈江东也没有答话,这时方慧妃迎出来,“公主怎么不说一声就来了。”
沈江东看见方慧妃出来,连忙避了开去。
原来今上还没睡,在禅房里写字,看见太康公主走过来,今上的眉头一皱,“你怎么来了?”
太康公主道:“离得这么近,女儿怎么不能来?我那里的厨子做得好桂花汤团,我拿来一些给爹爹和方娘娘做宵夜。”
今上待要叫太康公主早些回去,不知为何又有些犹豫不决,于是对太康公主道:“既然来了,今天就住在寺里吧。”
太康公主听了笑着摇摇头道:“这地方本就不大,我就不来打搅爹爹了。爹爹今日忙了一天。吃了宵夜,早些睡,我先回去了。”
今上道:“你急什么?”
太康公主笑道:“我不回去南平准又和和靖闹到半夜。她风寒才好了,嚷着跟来,我怕她再重感。”
今上听了这话不好再说什么,于是道:“那你回去吧,路上小心些。”
太康公主笑道:“就这么两步,路爹爹不必担心。”话虽如此,今上一直把太康公主送出里间的院落来。太康公主迈出山门,仍然是公主府的随从围上来。
春末夏初,草木芬芳,走在山间别有一翻情致。此时,沈江东却佩剑走过来,躬身为礼道:“臣送公主回去。”
太康公主觉得奇怪,问道:“是爹爹让你送我过去?”
沈江东道:“回公主的话,正是。”
太康公主点点头,从山门出来下了台阶,向北边的公主府别业而去。
太康公主看见沈江东不远不近地跟在提灯笼的侍女身边,故意看了他一眼,口中道:“这大戏还真要唱,全套不成。沈伯伯也不必和我装神弄鬼的。你夫人离京之前都对我说了。”
沈江东听了这话,却笑了笑,“公主不必套我的话。公主说的,我可听不懂。”
太康公主无奈道:“你这样谨慎,难怪底下的人都怕你,和靖怎么一点都不像你呢?”
两人说着话,便把众随从撇到后面去了。太康公主向后看了一眼,低声问道:“我那天在城外遇到舅舅的事爹爹和你说了吧。”
沈江东叹了口气的,“陛下同我讲了。那次也去查了,委实没查出什么来。梁汾这些年一直没露过面,他以前在京城那么多年,对京城的黑白两道都熟。想查他的踪迹,并不容易。”
太康公主叹了一口气:,“我就想问舅舅一句话,我想问问他,我母亲奉安的时候,他为什么那般失态?”说完,她看着沈江东,“你知道为什么吗?”
沈江东摇了摇头,“我并不知道,确实不知道。公主知道的,梁汾和先皇后虽只是义兄妹,但彼此深悉对方的性情,见面时虽总是唇枪舌剑,但情分不下嫡亲兄妹。先皇后有什么话大都对梁汾说去。那几年我常在外头跑,发生了什么事我确实不知道。”
太康公主听了这话,只是出神。沈江东想了想,又道:“恕我直言,公主就算见到了梁汾,梁汾也未必肯说出当年的事。当年的事都过去了,旧事重提,于事无补,徒增伤心之意而已。”
太康公主道:“我知道你这话和姨妈的话如出一辙,罢了,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万事向前看吧。”
二人说着说着,不觉已经走到太康公主别墅的门口。门首的门子,瞧见灯笼领着众人出来与太康公主见礼。
沈江东也躬身道:“臣告退了。”
太康公主叫身边的人拿着一盏灯笼送沈江东回去,又对沈江东道:“我不知道你们在筹谋些什么事,但是一定要小心。”
沈江东道:“公主放心,臣必竭尽全力维护陛下。”
太康公主又道:“你也要小心。”说完又笑道:“姨妈去通县的那天,我去送她,我总觉得她很放心不下你。”沈江东答应着,匆匆返回碧云寺去了。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陚咏杂记》载:“新进士尤重樱桃宴。乾符四年,永宁刘公第二子覃及第”,“于是独置是宴,大会公卿。时京国樱桃初出,虽贵达未适口,而覃山积铺席,复和以糖酪者,人享蛮榼一小盎,亦不啻数升。”后因用此指科举时代庆贺进士及第的宴会。元?贡师泰《和马伯庸学士拟古宫词》:“近臣侍罢樱桃宴,更遣黄门送两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