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肖邦弹不出的悲伤(2 / 2)
两日后,由着名将领、河北、河东路制置使种师道、武安军承宣使姚平仲率领的泾原、秦凤的七千边防军亦来到。
种将军为了给金国制造心理压力,散布留言说:领兵百万前来。
之后其他各地勤王援兵纷纷到来,兵力总数达到二十多万。
此时宋军在兵力总数和声势上均压倒金军,金军一看势头不好,只好北撤退守牟驼岗,开封城也暂时得到解围。
李纲见局势已经可以把握,便对钦宗皇帝说:“金国这帮野蛮之辈,贪婪成性,我们是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胃口的,只能一战。现在金国士兵只有六万人,我们这边已经聚集了勤王之师二十多万,而且金国是孤军深入,如果我抢占黄河渡口,断绝金兵的粮道,分兵收复开封以北的各州县,同时对金兵大营进行围而不打,就如同当年周亚夫围困七国军队一样,等到金兵弹尽粮绝以后,逼迫他们交还誓书,归还三镇,然后放金兵北撤。等到他们过黄河的时候,我们乘他们半渡而击之,这是万无一失,必胜的策略。”
这个计策是真的不错,但是在下认却认为这个计策不太可行。所谓:一分钱一分货,稀饭吃了不顶饿。金国当时不仅仅只有这开封城下的军队,所以无论是抢占黄河渡口,还是收复汴梁以北的城池,以当时宋兵的战斗能力来说,这个活都有点难。
如果按照李纲的预想,金兵过黄河的时候半渡击之,你这就是让两国彻底崩了,就不想后患了?现在的大宋朝是打不过金兵的!
在下认为最好办法应该是像李纲第一次的建议一样,以和议佐攻占,用“拖”字诀把金国给拖的不要不要的时候,在谈和,两国才能真正罢兵。
插几句个人对这段历史认知。在下从来都不认为汉族人的战斗力弱,否则就没有汉武帝和明成祖的北伐大业。在下认为汉人只是在某些时刻战斗力不强,一旦需要的战斗时候,汉人的战斗力会很快提高起来。
只是现在这个时候,我们还出于蓄力时期,老李的计策看似很好,但实现起来太难,不信您接着往下看。
不管在下怎么看,钦宗皇帝是同意了李纲的意见,对金人采取的强硬态度,而且马忠那场胜仗给钦宗很大底气,觉得不应该在一棵树吊死,应该多换几棵树试一试,于是这边就开始谋划和金国硬碰硬的来一家伙。
只能说钦宗硬的不是时候,而且李纲可真没有说要和金国在汴梁城下掰手腕。但钦宗不管,既然你说的对,我们就将你说的发扬光大,要搞事就搞大一些。于是乎,其他几位将领就谋划一起劫营。
领导这次劫营的是姚平仲。说起姚平仲这个人,就是一个莽夫,要是给他几百骑兵,让他冲锋陷阵,可以。但是你让他干领兵劫营这种高技术含量的活计,明显是宰牛用了杀鸡刀。
如果到这一步还只能说胜算不大的话,接下的丑态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劫营本来是一件秘密事情,结果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闹的整个汴梁城就没有人不知道。
金国人虽然野蛮,但是人家不傻,他们在汴梁城里肯定有奸细,大宋的意图的自然就被金国人给洞悉了。
这到底是怎么了?只能说:天下之大,大不过这帮人缺的那块心眼。
月票咱是不敢求的,但是求点击,求点评谢谢拉各位大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