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迅雷和快播(2 / 2)
这种事情又不得罪谁,朝廷自然是同意的。次年春,“河成,所活甚众。”这就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宗泽在官场初露头角,就表现出勤于职守、为官清正、体恤民情等高尚品德。也正因为这些品质。当时的吕惠卿就想拉拢宗泽,作为自己的部属。
宗泽那是有节操的,对于这种结党营私的行为很鄙视。子就曾经曰过:君子同而不党。宗老爷子就谢绝了吕惠卿的结盟要求。
后来宗泽被调任衢州龙游县令。龙游百姓还处于一个较为原始的阶段,竟然全县之内没有人读书,甚至都不知道读书是怎么回事。宗泽在任期间设立学校,聘请儒学老师,讲论经术,风俗为之一变,自此龙游相继有人登科中举。
后来宗泽任晋州赵城县令。就任后,宗泽上书请求将赵城由县升为军,奏书呈上,朝廷没有完全采纳他的请求。宗泽当时就很有预见性的说:“承平时固然没有什么忧虑,但他日如果有警报,就知道我所说的话是对的。”
宗泽任莱州掖县知县。朝廷遣使者购买牛黄,宗泽回报说:“当发生病疫时,牛中毒则结为黄。现在一派和气,牛怎么能结黄呢?”使者发怒,想弹劾邑官。宗泽很有担当的说:“这是我宗泽的意思。”并以个人名义将这件事上奏给皇上。
总之一句话,宗爷爷的是一个当官的好手。可是优秀的政绩,却没有受到相应的提拔。随着辽、金战事的不断升级,大宋朝廷为了加强北部边防,下令将登州等四州提升为“次边”,需要选拔一些干练的官员充任通判。这一次终于轮到了宗泽。主要是因为有门路的人,不愿去去前线。
政和五年(1115),宗泽升任登州通判。登州邻近京师,权贵势力在这个地方盘根错节。登州仅宗室官田就有数百顷,这些土地的岁纳租高达万余缗,而这帮权贵是不会交税的,这些税就只能转嫁到当地百姓身上。
有人说,中国古代的权贵就是一群蛀虫,从这个角度来看,这话说的一点不错,他们一边享受着国家权柄,一边在挖掘国家的根基。他们之中大部分的人,都不明白一个道理,善待老百姓,就是保护自己。
这个道理不算难懂,从这个时期往前在倒一千年。赵奢就和平原君赵胜说过这个话,赵胜懂了,所以他是平原君,而这帮人则依旧是蛀虫。
宗泽上任后,化成了愤怒的小鸟,勇敢的向那群猪撞去。他上书朝廷,陈明实情,请求予以罢免这种穷百姓、富国家的行为,得到了应允,为登州百姓免除了额外负担。这种积德的事情,现在的官员真尼玛要好好学学。
后来朝廷派遣马植等人由登州入海联结女真,结盟于海上,图谋夹攻契丹,宗泽感叹说:“天下从此多事了。”
宗泽虽然得到了提拔,但是也越来越看了解宋朝统治集团的腐朽,觉得自己已难以有所作为,一生高傲却被迫发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