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变化(1 / 2)
三个月后,春归花开。
秦地寒冷的冬天过去,迎来了新一年的春耕。
由于整个冬天,秦地百姓都在为春耕做准备,水利工程也因为农具之利加快了进度。
现在的秦地,比着半年之前已经大变样。
道路宽阔平坦,还铺着石灰和石板,哪怕下雨了,也不至于泥泞难行。
水渠修到了田间地头,和水库相连,哪怕再经历一场旱灾,也不会对土地造成多少影响。
这可是百万人级别的大工程,而且有钱粮挣,百姓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论规模,论质量,都不是强征出来的徭役能比的。
秦地大小官员,已经彻底拜服在林青山麾下。
自家这王爷,乃是千古难见的明主。
所有人都知道,秦地今年会有多大的进步,这是能看得到的。
开春以后,百姓们就牵着耕牛,扛着官府下发的新农具到了田间地头。
改良过的农具,结实又好用,劳作起来效率奇高。
原本要三天耕出来的地,只要一天时间就搞定了。
不仅仅如此,农夫们可以耕种的土地,也比以往多了许多。
以前一家农户只有三五亩田地,食不果腹。
现在林青山把秦地的权贵干掉了一大半,抄家得来的田地,直接全部分给了贫农。
现在随便一户农户,家里都有良田十几亩,比以前多了两三倍。
若是再算上农具和耕种技术更新带来的产量加成,一家农户产出的粮食是以往的四五倍。
这样算下来,除掉吃喝,每年还有不少存粮。
而且官府贴出了告示,鼓励农户开垦荒地,开垦出来的土地,无论产量多少,免收三年税赋。
多重政策叠加起来,农户们的压力比着以往小了太多。
男人们潜心耕种,女人们在家纺布做饭,农忙时到田里帮帮忙。
白天忙一天,晚上也不消停,努力造人。
每新出生一个孩子,官府都奖励一石粮食,连续奖励三年。
而家里的孩子只要满了六岁,就要被官府强制集中到一起上学,学校还管饭,这种好事上哪找去。
现在秦地百姓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扫往日的苦恼之色。
这一切,都是托王爷的福。
王爷真是个好王爷!
这是秦地百姓的共识。
林青山所做的这一切,可谓是深入民心。
当然,算下来的话,他是要贴进去很多钱粮的。
每一项新政策,官府几乎都是赔钱的。
至少短时间内,难以回收到效益。
不过五年以后,那就不好说了。
可林青山现在要钱有钱,要粮有粮。
卖酒的生意已经爆炸了。
几个月以来,秦地酿造的美酒,在富庶的京都和江南各地大卖。
每天都有大队马车,拉着金币和粮食,源源不断开进秦阳城。
秦阳城的粮仓已经扩建了两次了,金库也扩建了一次。
不得不说,大风国,除了秦地,其他地方都还是比较富裕的。
当然,富裕的都是那些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