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请柬(1 / 2)
盛了满满一碗肉放到小黑嘴边,洪福又盛了一碗端到方涛身前,后者微笑接过,只是喝了一口汤就又推还给洪福。
以为他是不饿,洪福没有坚持,接过木碗仰头大口吞咽,直接省略了咀嚼过程。这样的干饭场面方涛见过不止一次,可每次看到都会感慨万千,自愧不如。
他俩吃得很快,倒也没耽误多久,方涛对着木屋拱手道:“殷前辈,我先带他俩下山去了。”
殷姓老人放下铁锅后便独自回屋去了。这么些年来,他从未和洪福一起用过饭,总是给他俩单独做一份,也不怎么说话,全凭眼神和动作交流,倒也不需要过多言语。
屋内淡淡应了声,方涛便带着洪福和小黑一起下山去。
议事大殿内坐着四个人,家主洪川丰和三位族老。
洪家主正翻阅着手中请柬,神情肃穆。
“史家是想天才想疯了吧,这种笑话也敢乱传?”
四爷翘着二郎腿,端起茶杯轻轻嘬了一口,脸上嘲讽之意甚浓。
“史家这口井,又黑又深,史中尚那小子也是个狐狸,比他爹还要难缠,肯定有猫腻!”
五爷的评价还算客观,但言语间似乎也不怎么信任史家。
洪家主缓缓点头,对二老的观点颇为赞同,瞥见洪婆婆不说话,不禁出声询问道:“三姑,您以为如何?”
“史家世代以文才冠绝天下,未曾出过什么武道高手,书缘那女娃娃我也见过,长得水灵却也没看出什么特异,突然说她是什么千年难遇的武学奇才,实在勉强。”
洪婆婆努力回忆着初见史家二千金时的细节,思来想去,只觉普通。真要是资质逆天,以她当年的脾气,说什么都会把人收做徒弟,就算史家不同意,她抢也会把人带走。
合上请柬,洪家主摸索着下巴陷入沉思。
事情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史家虽不是武道世家,在箐国的地位却不比他洪家或者其他另外三家中的任何一家差。不为别的,只因为史家是文豪世家,箐国文臣领头家族。毫不夸张地说,史家个个都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博学之才。特别是史家嫡系,随便提一个出来都是家喻户晓的大文豪。
就拿史家当今家主史中尚来说,三岁识字,五岁读诗颂词,八岁写文章,十岁着作,十五岁受圣上接见,当面接受考验,对答如流,龙颜大悦,当即授予侍读学士一职,如今已是箐国唯一幕师,为圣上出谋划策,治理朝政。其父史相文更是辅佐了两代君王的传奇人物,先后提出并亲手操办了“开智”和“立王”两项重大国策,为帝王所喜,受万民敬仰,实打实的国之重臣。
可说来也怪,史家人虽然聪慧绝伦,才气过人,武学资质却是极差。史家立史以来,几乎没有出过一个在武道方面有所潜力的子弟,越是嫡系资质越普通,形成两极。
如此看来,老天爷还是公平的,赋予史家人聪明绝顶的头脑,却剥夺了他们习武的权利,也算有得有失吧。或许,正是因为史家没有威胁,需要依附强者生存,才深得帝王器重。
但是,史家二千金是武学奇才这个消息散播开来,假的还好,最多就是被人揭了伤疤,臭了心情。可万一是真的,那个看不见摸不着却极其重要的平衡被打破,史家会被架在火炉上烤,不仅会受到多方势力的仇视,最重要的是,很可能会受到老东家的抵制和排挤,到时候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消息是真是假为未可知,请柬上只写了关于史书缘生辰宴的信息,没有其它,可这才叫人奇怪。要知道,史家大千金史穆慈,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箐国有名的大才女,可即便是对她,史家也从未举办过什么生辰宴。相比较而言,平凡太多的次女竟然值得史家广发请帖,邀请各大家族势力前去参加一个无关痛痒的十岁生辰宴席,再配上不久前流传开来的传言,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史家...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洪家主皱着眉头,捉摸不透,但有一点很确信,这场宴席绝对会非常精彩,他自己都忍不住想亲自动身,过去一看究竟。可惜身为一家之主,肩上的重担不允许他离开望天山半步,这个任务只能交给别人,而他的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家主,洪福带到!”
这时,方涛带着洪福出现在大殿门口。
“婆婆好,四爷爷好,五爷爷好,丰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