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再谈路(2 / 2)
云绣点头答应下来,趁着小何对她具有感激情绪的机会,又聊了几句,将话题引到了合水村的修路问题上:“我这几天跟买早点的老板闲聊,他女儿嫁到合水村去了。听他的意思,好像是不太满意合水村的路,觉得来往不方便,女儿就不能常回县城来看他。还问我,知不知道合水村为什么还不修路。我哪里知道的。”
这话题一引,小何也知道云绣想问什么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起身,绕到办公桌后,从一沓资料中抽出一张报纸来,翻到了其中某一页,递给云绣看:“云老师,你先看看这个。”
最后的世外桃源——一个拒绝道路的村庄。
醒目的新闻标题,白纸黑字,映入云绣眼中。
云绣微微蹙眉,大致将那篇报道阅读下来,心中更是诧异不已。
“没被破坏的原住民文化,才能滋养出形态斑斓的古歌和舞蹈。只有保持如今的原生态环境,才能保住原土民族文化的拙朴和多样性,才能守护几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精神遗产,这是可贵的人文文化种群资源。”
这是这篇报道受访者的原话。
这位受访者就是蒋陵。
报道称,蒋陵以一人之力对抗外界试图破坏合水村原生态环境于原土民族文化的企图,为合水村守护那片原始森林,守住现代工业化潮流中人文文化的净土。
报道里还提到了蒋陵对保护合水村普米族传统文化的努力,譬如他的土风计划,促使老人带新人,使得古歌、祭祀、纺织、四弦等传统技艺得以传承。譬如他带着年轻人到各地演出,使这些生活在偏远山村里的年轻人能够见到外面的世界,也使世界能够看到他们。
云绣叹了声气,将报纸折起来,抬头问小何:“这份报纸可以给我吗?”
“没问题,我们这里还有很多。”小何顿了顿,又说道,“其实我们很早就想给合水村修路了,但蒋老师很坚持,他一直给我们、给兰坪有影响力的商人打电话,跟我们说,路不能修,林子不能砍,不然我们将来会后悔的。要赚钱,他还有别的办法,但林子不能动。修了路,就是砍林子的前奏了。”
“现在上面对这个问题也很关注,跟我们强调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我们也不敢轻易下什么决定。目前的情况来看,蒋老师帮我们很多,让外面很多人了解我们这里的文化传统,给我们带来很多正面的发展机会。他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所以他的想法和建议,我们都会慎重考虑。”
云绣点头:“我同意你说的,蒋老师确实为兰坪,尤其是为合水村带来了很多发展机会,也是他让外界了解这个村落的历史和文化。”
但下半句云绣就没有再说下去了。
她从不否认蒋陵的功劳,可他如今似乎往越来越极端的方向走去,过度地干涉当地的事务决策。有的事过了界,迟早要引起反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