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新白塔(2 / 2)
云绣当然是要继续下去。
只是,她要走的是与蒋陵全然不同的道路。
云绣听了杨明州的话,说道:“以后路修好了,合水村跟外面的联系会方便很多。”
“嗐,再方便,我还是喜欢自己家噶。”杨明州感慨道,“我一出生就在这里,住在山里,喝这里的水,晒这里的太阳,去了别的地方,怕是要不习惯。不像他们年轻人,喜欢出去拼出去闯。”
云绣笑起来,想起一些事情来。
昆南大学民研院有位老教授,在伦敦政经学院读了学位回来,南京社科院邀请他去,他不愿,说那里太冷了。
南京能有多冷的。
可他就是不愿意,只喜欢昆明的太阳,要回昆明烤太阳。
正是有这样眷恋家乡的云南人,无论走多远,总是更加愿意回来烤太阳,所以云南尤其是昆明,与其他西南城市不一样,从来都不缺人才。
两人聊了一路,行到村口,杨明州抬手指了指村口一侧的高地,说道:“等路修好了,我们要在这里盖一座白塔。”
“白塔?”这倒是令云绣意外得很,她不禁问,“是佛教里那个白塔吗?”
云绣对宗教方面的论题研究不深,她的研究方向偏于非遗文化,虽有些文化无可避免有宗教元素,但她并未做进一步的分析,因此只是大概了解一些。
杨明州点头:“是的噶,就是藏族那边佛教的白塔。”
据云绣所知,藏传佛教的白塔又是藏经塔,有白塔的地方,就代表这里出现过圣迹。这种塔的蓝本是古印度比较原始的覆钵式佛塔,表面涂有白灰,塔体呈现出洁白的颜色,所以称之为“白塔”。
云绣仔细去回想合水村普米族的历史流变,疑惑道:“杨村长,我记得合水村的普米族在藏传佛教传到凉山地区以前,就迁来滇西北了,应该是没有藏传佛教信仰的,怎么想着建白塔?”
“这个事情嘛,没有这么复杂。”杨明州说道,“我们跟藏族、纳西族,历史上本来就是同宗同源的三兄弟,藏族和纳西族有白塔,我们也应该有白塔的嘛。没道理其他兄弟有,我们就没有。而且现在,丽江纳西族的村子,还有普米族的村子,都开始建白塔了,我们就跟着建。”
云绣一听,心里却产生了一个想法,
或许,合水村修建白塔的初初衷,是想通过白塔这样标志性建筑,在合水村立一个标,表明他们与藏族、纳西族具有共同的文化渊源,构建起新的群体记忆。
这样,或许会带来一个最为明显的益处,那就是帮助合水村争取到与藏区同等的优惠待遇。这方面云绣从前便了解过,争取到这些待遇,能给合水村村民更多的农业补贴。
云绣没有直接问杨明州是否是此意图。
看来,合水村的道路修建,将带了新的文化样态,改变合水村原本的文化生态。
至于最终会朝怎样的方向发展去,形成怎样的新的文化生态,那又是一段新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