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害人不选日子(1 / 2)
“这田土啊,就这么奇怪,你越犁越耙,它就越熟越好种庄稼!”黎成明说道,“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说过有犁坏的田。就和人的脑瓜子一样,越用越聪明。如果久了不用,就会变成一片空白,想哄么没哄么。”
“实践出真知!”钟国正答道,“黎支书,你这个人小时候如果有书读,考上大学,你肯定会成为一个很有名气的专家教授的。”
“别别别,别给我戴高帽子。”黎成明说道,“我这个人,天生是做苦事的,不是读书的料,我看到那些字,那些字就变成了一把把的刺刀,刺得我眼睛发胀,脑壳发痛。”
“你也太夸张了吧?”钟国正笑他。
“不是哄你的,是真的。”黎成明答道,“我这个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听别人说话,喜欢听别人说书。别人和我说一次话说一回书,我可以记得八九不离十。但如果喊我自己去看书,我好像就在看天书,云里雾里的,最多也就记得一个一成左右。你说奇怪不奇怪?”
“你这种情况,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钟国正说道,“过去看戏听戏听评书的人。之所以很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的人都没有上过学,大字认不得一箩筐,只能靠听戏听书,来增加自己的知识文化,增加自己的信息。”
“民间的各种礼仪、风俗、习惯和典故,都是靠这种口口相传,一代传给一代的。就以我们种田种土来说,有哪各人是靠读大学读来的?还不是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传给一代的。还有过年过节的习俗和人情往来的各种规矩,都是这样传下来的。”黎成明说道。
“是啊,旧社会老百姓读不起书,不识字,看不懂书,就用说书看戏讲故事的办法,来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传授做人的道理和生产生活知识技巧。这就是老百姓的办法。用那些文化名人的话讲,上天把你的门关了,就会把你的窗子打开,总会给你一条路走的。”钟国正说道。
“所以在农村里,就有不少很会讲故事的人。”黎成明说道,“他们虽然没有读过哄么书,但是记故事的能力却特别的强盛。我们这里,就有不少人讲屈麻子的故事。”
“屈麻子的故事?他是一个麻子?”钟国正问道。
“他是被人们喊麻子,但并不是真的就是一个麻子。”黎成明说道,“麻子在这里,并不是指他脸上生了麻子,坑坑洼洼,而是指他的脑瓜子聪明灵活,点子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变化万千,古怪刁钻,稀奇有趣,出人意料。”
“那他有些哄么故事,将来听听,也好打发时间,减少疲劳。”钟国正说道。
“那我先和你说一个屈麻子巧财主的故事。”黎成明说道,“不晓得你听说过没有?如果听过,就和你换一个。”
“屈麻子的故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你尽管说就是了。把你晓得的都说来都没关系。”钟国正说道。
“有一年冬天,屈麻子去赶闹子,在路上碰到了一个村子里的财主。财主也是去赶闹子,两个人就一起结伴而行。”
“屈麻子是一个穷人,没有哄么衣服,虽然已经是冬天了,单传的衣服还是很单薄,只穿了一件家织布衣服。财主赶闹子就不一样了,不仅里面穿了好几件衣服,还在外面穿着一件貂皮大衣。”
“过去赶闹子都比较远,两个人走到半路的时候,已经爬了好几座山了。爬山那是很辛苦的。财主爬山爬得全身发热,一身是汗。就把穿在身上的貂皮大衣解下来,喊屈麻子装和他拿着。”
“屈麻子早就在想这件貂皮大衣的方子了,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就没有下手。没有想到这次赶闹子竟然和财主巧遇,一起结伴而行。真是想瞌睡就碰到有人送枕头来,实在是难得一遇的机会啊!”
“屈麻子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就把财主递过来的貂皮大衣接住了。然后一边匆匆赶路,一边和财主讲笑话,并乘财主不注意的时候,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貂皮大衣穿在了自已的身上。”
“貂皮大衣现在虽然穿在自己的身上了,但它并不是自己的。哪么才能把不是自己的变成自己的呢?屈麻子就一边赶路,一边和财主闲聊,一边想自己的轮子。”
“有了!一般的人都不会在自己的衣服上作记号的,只要自己在貂皮大衣上做上自己的记号,她纠正不过自己了!于是,他趁财主一心赶路的机会,就用烟头在衣服的一个袋子边上,悄悄地弄出了三个小洞。”
“等赶到闹子上,走路就慢了。走路一慢,身上的热气就渐渐的消退,冷气就开始上身。财主感到有一点冷意时,想起自己的貂皮大衣交给了屈麻子拿着,就和屈麻子说,‘把貂皮大衣脱下来,给我穿上。’”
“屈麻子却装着没有听见,依然自顾自的往前走去。财主把屈麻子一扯,说道:‘我和你讲话,你没有听到啊?’”
“屈麻子问:‘你和我讲话?我没有听到。’财主对屈麻子说:‘快把貂皮大衣脱下来,我要穿了!’”
“屈麻子马上答道:‘这是我自已的衣服,我干嘛要脱下来给你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