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训话(1 / 2)
弘治朝以后的大明精兵,通常是用洪、永操法,即五日之内,两日走阵法、扎营寨,三日演练武艺,每月会操两次。而大明简武堂的学员们,在朱厚照的要求下,是每日都要操练。
上午学策略,教科书是《孙子》、《吴子》、《司马法》等兵书,以及《论语》、《孟子》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普及型读物。下午学武艺,十八般器械、火器、车阵、运输、天文、地理等等,不管马、步、骑,都得学习。这是武学院左丞许进许老头设置的教学内容,他还请来了一批不得志的边将和文人,甚至还有几个游侠儿,说是可以教授当探子的学问。
朱厚照曾经很有兴趣地想了解一下明朝的大侠们,于是就降尊去听课,没想游侠儿们虽然不怕死,却非常怕皇帝,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更别说站在皇帝面前讲课了。再看他们的长相,比曹雄那个西北大汉还可耻,居然个个长得奇形怪状,实在是不符合朱厚照心中的“豪侠”风范,这让想找到一个西门吹雪的皇帝非常受伤。怎么就没有剑客来辅佐朕的大业呢?朱厚照仰天长叹,为自己没有穿越到武侠世界伤心。
他只能把心思转回到三千名学员的身上来,这才是他的军官团,是他的希望所在。于是,他把三百名小旗都召集起来,准备给这些学员们洗脑。看着跪在地上的少年们,朱厚照并没有立即训话,因为皇帝是不能首先开口的,这是朝规。因此一直跟随身边的举人杨慎就开口了:“诸位将士,尔等,都是圣上的奴仆!”
此时被任命为伴读小书童、詹事府司经局从九品正字的杨大少,第一句话就石破天惊,震得朱厚照一愣一愣的。这家伙,太合我意了!朱厚照心里非常高兴。
杨慎讲话的时候,是大明正德元年十二月的一个午后,阳光斜斜地射入行宫的大殿中,穿过镂空的窗户,在地上映出一个个斑驳的光点,洒在三百名新兵小正太的身上,也洒在皇帝、大臣、太监、侍卫和杨大少的身上。大殿是由皇庄内的议事大厅改建的,还散发出原木味和漆味,但没有一个人说话,安静得可以听得见众人呼吸声。
“你们得皇上的恩典,能来此当兵,”杨用修果然是状元之才,知道这群学员的前身是农民、渔民和牧民出身,进入三大营,没什么文化,也就把自己文皱皱的场面官话,换成了农村大妈聊天时用的大白话,“是祖宗数代积来的福气,虽刮风下雨,坐在帐篷里,也少不了你一日的俸禄,这些银子,是谁给你们的?”
提前数百年过上金领生活的少年军官们,听到杨慎的问话,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大声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经过半个多月的洗礼,精气神也比之前更加好了。百余人齐声高呼,声势惊人,将房梁上的灰尘都抖了不少下来。
“来简武堂之前,你们都是三大营的将士,”杨慎继续说道,“在家时的苦楚艰难,与为官时的食银容易,好好思量,此乃皇上对你们的厚爱,你们将如何报答?”少年们在三位带头千户的引领下,齐声吼道:“忠心一片,死而后已。”杨慎最后总结道:“皇上养你们千日,不过望你们杀敌于一时,你不肯杀敌,皇上养你有何用?就算军法让你漏网,上天也会取了你的性命!”仍然是三位少年千户带头:“万岁爷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向哪里!”
最后这句话,是朱厚照的恶趣味,事前吩咐杨慎和三位少年千户演练纯熟,才能起到上下通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