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1 / 2)
听到黄璋的话,李立行眉头顿时就是一皱。
“能当上老板的人,果然都不是好忽悠的角色,他的戒心很重,我该怎么办?”
就在李立行为难的时候,黄璋已经站了起来,有了结束谈话的意思。
“今年开学的时候,我去了一家商场购买手机。”见黄璋要走,李立行突然开口讲起了故事来。
“当时我无意间从一个卖MP3的店员的口中得知了MP3行业的不景气,她说她那个月就卖了几部MZM6,其他的都还在那里摆着,于是我就有些奇怪MP3市场突然萎缩的原因,这个原因,黄总想必也知道,毕竟你就是看出了全球MP3播放器产业的衰势,才会转而投入智能手机产业的,不知道我说的对吗?”
听到李立行的话,黄璋的眼里闪过了一抹亮光。
他是做MP3起家,当初他在做MZMP3时,就抱着要做成国产第一的想法。
最初MZ推崇少而精的策略,从二零零三年开始到二零零六年,MZ只推出M3、M6、E6等几款产品,并且在几乎没有任何广告宣传的情况下,就实现了国产第一品牌的梦想,让MZ在国内名声大震。
但在MZ辉煌的时候,身为创始人的他却看到了全球MP3播放器产业的衰势,于是他就破釜沉舟地放弃了国内MP3市场领头羊的地位,转向互联网智能手机的研发。
果然,进入二零零七年,MP3市场盛极而衰,但当其他尚在苟延残喘的MP3品牌,抱团商议着如何度过行业寒冬的时候,他却提出了进军智能手机产业的想法,但由于没有经验,而且转行的花费过大,很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他。
前些时候,一个棒子公司的老总来参观时,更是曾直言不讳地说出了他们的不看好:
“转行要花费1.7亿美元,你这是在自寻死路思密达!”
尽管业内一致看衰,但黄璋还是坚持他的看法——再在MP3行业待下去只有死路一条,转型是MZ唯一的出路!
不过,令黄璋没想到的是,李立行一个打学生,目光居然比业内很多人士都还要看得远。
“你说的没错,我的确是因为看衰MP3市场才决定转行的,但是,你并没有告诉我,你为什么会选择我们MZ,而不是其他品牌去投递你的创意,难道就因为你的朋友李万强在我们公司上班?”黄璋继续问道。
“当然不是,我之选择MZ,只不过是因为那女孩当时说她卖了一部M6而已。”李立行笑着回答道。
听到李立行的回答,黄璋也笑了,李立行的这个理由实在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虽然李立行没有坦白说出他选择MZ的理由,但从李立行的话里,黄璋看出了李立行对MZ品牌的好感,因此他也没再多问。
黄璋重新坐了下来,然后两个有远见的家伙就这样继续谈了起来,越谈还越是投机。
黄璋这阵子过得并不好,转行让他面临很大的压力,好不容易逮着一个知音,而且这个知音还在智能手机领域有着他独特的看法,黄璋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走他的。
而对李立行来说,和黄璋多交流自然也是件好事。
一直到MZ的CEO白勇祥过来找黄璋说要开会的事时,黄璋才不得不亲自送李立行离开。
站在一旁的白勇祥见黄璋居然亲自送李立行离开就有些好奇地问道:
“老黄,这小孩到底是给你使了什么迷魂药了,你居然如此看重他?”
黄璋没有回答,他笑而不语地拉着白勇祥就走进了一旁的会议室。
“会议的事情先放一边,小白你过来看一下,这是那小子刚才给我的手机设计图,你给我参谋参谋,你说这东西怎样?”黄璋关好门后,就拿出一张画得很杂的草稿纸对白勇祥说道。
白勇祥看完李立行画的那张草图,沉思了一会儿才说道:“这创意很好,要是能制造出这东西来,那肯定也有市场,但我个人认为并不可行。”
“为什么?”黄璋问道。
“首先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我们MZ的技术团队你是知道的,我们目前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软件工程师来开发这样的一种操作系统。其次是销售问题,这样的一款手机,就算能造出来,成本也肯定很高,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最后是资金的问题,公司内部对于生产开发智能手机的事情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