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陆知川篇(中)(2 / 2)
就像今日,他们六十八人趁夜持械摸进李豪的家,毫不费力屠尽手无寸铁的李家人,活捉李豪。不多久又被我们带来的三十人绞杀殆尽。
若胜负只算数字,还有谁愿意研读兵法?像何亦欣这样天真的读书人,听风还有许多。他们之间的区别仅仅是何亦欣资格老,胆子大。若不定下规矩遏制,将来少不得还得再次清理。
是时候改变了,听风应当是个组织。并且,听风需要一个武功高绝,能震慑所有人的二公子。
他们打完的同时,我正好想清楚接下来的安排。
蔺渡太累了,他行走全场,把每具尸体复捅一剑,确认安全后,转头朝我笑了笑,猝然倒下。
他目光殷切,全神贯注听我说话。
“你放心,我一定照顾好蔺泽,护他平安一生。”
蔺渡缓缓闭目,唇角勾着,吐出胸腔里最后一口气。
……
即使见过景明侯府孟小姐数次,我也没仔细留意过。她太普通,过于瘦弱,也不爱说话。
只有知辰孜孜不倦地往她那跑,隔三差五惹出一堆乱子来。
他们去乌海的事不仅我知道,孟侯爷也知道,连九王爷都知道。
那时科举放榜没多久,我还未入朝,应九王爷的邀请去喝过一杯茶。他的话不多,人也严肃,除了跟我谈论对邻国大齐的看法,还不着痕迹点了点乌海的事。
全顺京流传,孟星澜将是九王爷的正妃,只等及笄便下圣旨。
这是场门当户对的婚姻,要不是知辰掺和其中,我必定鼓掌相庆。
好在孟小姐态度坚定地回绝了我弟弟,没有将此事变得更为复杂。这令我顿感轻松,不必再费心思为他们俩的婚事筹谋。
使了些手段让弟弟收心,趁先皇驾崩,我们兄弟俩完成了为皇族的复仇。
自古以来,朝堂的新老权力更替,注定要清洗一批固执的旧臣,扶植一批听话的新臣。我们顺势而为,花了些力气保一些人不死,又安排一些人离世,在新帝和九王爷的眼皮底下,有惊无险办完了这件事。
听风的人空前团结,他们跪下磕头,直起身仰视我,泪流满面。
短短两年时光,再没人像何亦欣当年那样,质疑我的决定。
他们热切期盼我发布新命令,带他们夺取更高成就。比如,灭了大周。
“通婚罢。”我说。
既然无皇族复国,我们灭了大周之后,就会被大齐踩在脚下,何必为他人做嫁衣呢?楚人已经够苦的了,想想办法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才是正经事。
我入了吏部,做个小小的五品员外郎。
吏部这地方很热闹,什么消息都有。我坐在政事堂里喝喝茶,和同僚们聊聊天,太阳西沉就回镖局,很清闲。
我最爱喝的茶是乌龙。
第一次去见九王爷,他赐我玉露茶,取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之意。这一次去,他赐了杯乌龙。
我笑笑,终于确定几个月来总在黑暗中盯住我的那双眼睛,来自九王爷府上。
这杯乌龙茶喝完,我就是九王爷的人了。
欲表忠诚,必纳投名状。九王爷想要的投名状,是我亲弟弟的命。原因无他,仅仅因为知辰曾护送他未过门的王妃去了趟乌海。
孤男寡女,瓜田李下,九王爷不喜。
皇族做事,不似普通人,既不必讲证据,也不担心后果。就算我气得掀了面前的桌子,也不损他分毫。
我迟疑着应下,请求九王爷宽限数日。他很理解,站起身说:“人间至亲是天伦,那就给你三日罢。”然后潇洒离去。
年岁渐长,我已不再执着于问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是那样。既然规矩就是规矩,那就好好钻研和利用规矩。
甩开眼线,我悄悄拜会孟侯爷,此事因他爱女而起,自然该给我个交代。
我恳请他,看在孟星澜腕上那只玉镯的份上,为他的爱女留一条后路。
孟小姐母亲早亡,满腹心事肯定不会说给父亲听。她的腕上戴着知辰送的玉镯,又不肯嫁给知辰,这其中必定还有曲折。
若知辰死了,任凭林大夫医术再高超,也做不出后悔药来!到时候苦的可是孟小姐。
侯爷爱女心切,提出令知辰假死于顺京,实则潜伏大齐,为大周获取情报的计划。
九王爷很满意,要不了多久,人人皆知顺京的陆知辰死了,连孟星澜也不例外。
我也很满意,弟弟的命保住了,只是要去个稍远的地方。
孟侯爷当然更满意,无论九王爷还是陆知辰,只要他女儿想明白了,他都能办到。
万万没想到,就在知辰诈死的那夜,孟小姐打破了规矩。
她无视国法国丧,跪在我父亲面前坚持要求嫁给已死的陆知辰,一如当年她不愿嫁给知辰那样坚决。
我不喜欢,甚至有些讨厌她这么做。此事因她而起,她却冷酷无情地利用这结果逃避圣旨。
她跟其他人不一样,我开始留意,但看不懂她。
婚后她没流过一滴眼泪,转头又跟洛家世子聊得火热,还带着洛世子把知辰的坟墓挖开。
她发现知辰诈死,却不动声色,安安静静寡居在孟府。
逢年过节,她会来陪我父亲吃饭,平常也来镖局替人诊治。没有太过热情,也不冷漠待人,她琥珀色的眼眸中一片平和。
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吗?做个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