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发财了(2 / 2)
鲁安王见实在没法回避了,叹口气道,“孔成洋是仗着御史大夫桑弘羊的势,欺负你这个的,最终是为了欺负我这个老的。唉,只是我现在真的是老了。”一个王爷在这种情况下坦然承认自己老了,于安知道,鲁安王看来也是无能为力了,而且安王殿下也非常明白,孔成洋最终目的是将鲁安王拉下马,这样他才能够真正的完全掌控曲阜郡。
汉室下一十三州,州下设郡,郡下设县邑,州有刺史,郡有太守。刺史却没有实权,只是一个督导跟巡查的闲职,也就是州这一级是虚的,是个摆设,唯有郡的太守才算得上是地方大员。一山不容二虎,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曲阜太守孔成洋本身老奸巨猾,做事滴水不漏,所有虽然一直与鲁安王有各种暗中的较劲,面子上却一直做的很好。灯笼事件是矛盾的集中爆发,孔成洋认为这是个绝佳的机会,有十足的把握将鲁安王扳倒,所以撕破了面皮,谁成想事情没有孔成洋想象的那样,不过既然面皮撕破了,再合上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这一点,孔成洋与鲁安王都非常清楚。
现在朝堂的形势是,大将军霍光把持内朝,御史大夫桑弘羊把持外朝,昭帝就是个摆设,自文帝朝以来,朝廷本就打压刘氏封国,武帝在这一方面也从未心慈手软过,国策如此,所以鲁安王的依仗并不多。
于安于大人沉默了会儿,突然豪迈的道,“不就是个邑令吗,不做也罢,真的被罢了官,的就继续去王府给您当奴才。来,王爷,今朝有酒今朝醉,咱们喝酒,不想这鸟事。”
鲁安王点点头,看着他道,“你在泗水邑所做之事,我也多有耳闻,俗语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能够顾及百姓死活,上必不会为难与你。你是个能吏,到安王府做事于家于国都是损失,秋赋之事一旦能够过去,本王必定想法保举你。”这是对于安很高的评价,也是一种承诺。
“嗨,我是什么能吏,这些都是刘病已刘公子教给我的,泗水的这些施政条例也是刘公子提出的。”于安倒是实诚,并没有对鲁安王隐瞒。这些刘强并没有告诉鲁安王,所以鲁安王听后还是吃了不的一惊,他沉吟片刻道,“这个倒是出乎本王的意料之外了,不过你也做得不错,能够礼贤下士,从谏如流。既然如此,你来求教于我,不若多找病已商量一下。”于安于大茹点头,举起酒杯又劝鲁安王喝了起来。
刘强等人都已经将灯笼工坊的事宜安排妥当了,鲁安王才醉醺醺的从泗水邑邑令府衙赶过来,过来之后见到刘强,直个劲的拍着刘强的肩膀道,“很好,你子很好,很不错。”弄的刘强一头雾水。众人启程,刘强让彭祖与高山陪鲁安王一同回曲阜,路上好生照料。
此时昌邑王刘贺从青云馆回来,告诉了刘强一件事情,他要为李如月赎身。关于李如月的赎身问题,有个的麻烦,官倡的赎身毕竟与普通歌姬赎身不同,每个官倡的赎身条件也都不尽相同,像李如月这种,一个是赎金高昂,需要五百金,当然现在有了昌邑王刘贺在,钱不是问题,问题是对于给她赎身的人是有要求的,一是得身世清白的良家子,二是还需要有具保人。
刘强明白昌邑王刘贺的心情,这个让谁去做呢?昌邑王刘贺是万万不能出面的,他想了想,有了计较。刘强找到江公,许公,将此事明,提出让许仲孙出面办理此事,具保之人好办,许公出面找两人就是。
江公许公听后,思虑此事也无大碍,也就答应了。此事还需曲阜太守孔成洋批复,于是昌邑王刘贺也离开泗水,去曲阜等待消息。
最近这几章,背景交代的多了些,这些背景如果不交代,对以后情节发展是个阻碍,另外兄弟姐妹们看着也云山雾罩,所以多费了一下笔墨,另外在写道昌邑王刘贺给李离拜倒致谢时,我自己真的流下泪来,沉浸在自己写的故事之中而不自知,可能这也是一种收获吧。最后是抱歉,今停电,可能只有这一更了,非常抱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