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扩建工程(1 / 2)
不过即便如此。
孙明也不得不开始思考应对之策。
当初孙明决定见龙城的时候。
手下只有两万多臣民。
哪怕加上后来招募的陇山河谷本地百姓之后也只有十几万人手。
这十几万人里还要分派很多到周围的山上砍伐树木,搬运石料等。
真正用来建城的人手其实并不多。
然而那时的孙明没有别的选择。
因为那时的他急需一座坚固的城池来给自己和臣民一个安全的栖身之所。
所以只能暂时先把城墙给建起来,等以后住不下了再想办法扩建。
而现在......
扩建的时机似乎已经到了。
至于如何扩建。
按照之前的计划。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当现在城池无法满足需求时,再扩建一座方圆七里的城池。
至于这座方圆七里的城池怎么建,也有两种不同的方案。
一种是在现有龙城的外面建一座外城,将现有龙城围在里面,形成一座内城。
这种方案的好处是建成以后拥有内外两道城墙,在面对强敌之时便于防守。
但缺点是,这样相当于总的面积只增加了四里,浪费了一个内城的生存空间。
另一种方案是以现有龙城的其中一道城墙为边,向外扩建一座七里之城。
这样建的好处是,既可以少建一面城墙,又可以使整个城池的面积扩大七里。
而缺点嘛。
就是城池变大以后,面临的防守压力也会随之大大增加。
不过防守的问题孙明暂时倒还不太担心。
因为他现在不仅拥有威力巨大的改良版诸葛连弩。
而且还有薛仁贵和三位军事型精英人才给他训练兵马。
加上现如今大唐四海升平,应该也没有什么特别强大的势力会来找自己的麻烦。
所以孙明在经过一番仔细考虑之后。
决定采用第二种方案,以现有龙城城墙的一条边向外进行扩建。
由于这一次孙明既不缺人手又不缺木材、石料等原材料。
而且跟现有龙城共用一条边后还可以少建一条城墙。
所以经过高级建筑人才老程的初步推算。
这一次扩建只需要10天左右就能把外面城墙建好。
确定好扩建方案之后。
轰轰烈烈的扩建工程就在孙明的封地上拉开序幕。
......
与此同时。
大唐西北通往吐谷浑的官道上。
一支雄壮威武的精锐之师正耀武扬威地走在回长安城的路上。
队伍前方,旌旗之下。
一个虎背熊腰,黑脸络腮胡的糙汉手握一杆马槊,口中悠然地哼着小曲。
这厮不是别人,正是有着大唐第一猛将之称的鄂国公,尉迟敬德。
他现在正在率军回长安城的路上。
一想到只要回到长安城,陛下肯定免不了又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厚赏于他。
所以此刻尉迟敬德的心情那叫一个舒坦。
“报~~~”
就在这时。
道路前方突然扬起一阵尘土。
紧接着。
一个八百里加急的信使正快马加鞭地朝尉迟敬德的大军赶来。
片刻之后。
信使来到大军面前,并亲手将一封盖有朝廷御印的圣旨交到尉迟敬德的手里。
尉迟敬德看了一眼圣旨上的内容,随后便对传令官发号施令。
“大军前方改道陇山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