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龙观(2 / 2)
……做饭吃饱后,陈尧闲来无事,打算回华清大学宿舍看望舍友林建伟,他几天一直是一个人在寝室,也不知闷不闷。
“昨夜秋风初度,犹自街头闲步。
车水马龙时,回首茫然西顾。
前路、前路,知己自来何处?”
林建伟看见陈尧进来,立马就文绉绉起来吟诗一首。
“文科生作为单身汉,寂寞惆怅的方式都与常人不同嘛。”
陈尧嘿嘿笑着打趣他。
“还算你有些良心,知道回来看我。”
“不像李华,回来只是嘲笑我拖了寝室后腿。”
“有没有看上哪个姑娘,我帮你出出主意。”
“不,不用,还是靠自己追到手的才有成就感。”
闲聊了一阵,陈尧见时间还充裕,去图书馆借阅了《烧制瓷器技术》书籍,凭着馆主卡,进入到不对外开放的房间。
毕竟烧制瓷器的海口都放下了,为了稳妥起见,去学习烧制手法技术是必须的。
“检测到《瓷器制作大全》是否消耗100点恋爱精力与之恋爱,恋爱结束则会获得20点精力上限的提升,并获得恋爱对象的技能?”
“是!”
“恭喜宿主消耗100点恋爱精力获得瓷器烧制技能,恋爱精力上限提升了20点!”
“系统,我现在的烧制瓷器技术,可以把尧墨瓷顺利烧制出来吗?”
“以目前宿主的学识,完全没有问题的!”
陈尧消化完知识后,回去吃完晚饭就倒头大睡。
次日,大国匠神瓷器竞赛处。
“各位观众朋友们,欢迎来到大国匠神的瓷器赛场,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瓷器的相关历史。”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
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我国古陶瓷鉴定虽然宋明就兴盛,但只有少数文人学者业余爱好此道。
鉴定成就也十分有限,几乎无专着刊行,多见于文人笔记小说中。”
“真正兴起鉴定之业,是明末清初之时。”
“本次比赛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瓷器鉴赏,二是陶瓷烧制,顾名思义,在现场用烧制方法制作出古物瓷器。”
“瓷器鉴赏结果由选手以书写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后由博物馆最德高望重的白教授与各位选手们共同探讨,鉴定胜负。
前三者将可以进入第二轮决赛。”
主持人台上解释比赛规则,台下的人却早已经知道陈尧要在大国匠神现场烧制尧墨瓷的事情,经网络的发酵,昨天陈尧在博物馆的一番话语早就传开了。
“好,请工作人员务必小心谨慎将瓷器送往台上来。”
“下面有请来自五湖四海对古瓷器有着高深造诣的教授、专家们上台做瓷器鉴赏。
究竟会翻起怎样的古玩浪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选手们纷纷上台,拿着显微镜逐一认真细致入微的观察探究。
陈尧来到第一个瓷器面前,这是一个高足杯——杯的一种式样。
酒具,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而得名,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类似现代香槟杯的样式。
陈尧细致观测着高足杯,不一会他拿起纸笔,行云流水、笔扫千军,不曾停息地写完鉴赏。
这次摄影师很精灵,认得陈尧是前三个比赛的大赛冠军,一直有留意他,见他下笔如神,立即把镜头转向陈尧,大屏幕上出现陈尧的身影。
台下的观众看得目瞪口呆,甚至怀疑起这个在博物馆展会大放厥词的少年是不是挥笔乱写。
其他选手都是观测一会儿写下一句鉴赏词,而他则截然不同,观测一遍,似乎就了然于心。
现场观众考虑到不能影响选手们的鉴赏比赛,为尊重比赛选手,只是低声交流。
而直播的评论间直接就沸腾了,各种言论满屏飞。
“我擦,这个陈尧的鉴赏速度,直播没快进吧。”
“这如果真能鉴赏正确,以这能力,可能‘尧墨瓷’的烧制方法真的可以问世。”
“不愧是我粉的男人,上来就领先教授专家们。”
……陈尧写完,接着走向下一个瓷器,这是粉彩花卉开光山水人物纹象耳瓶。
他看了一眼便开始写出鉴赏结果,速度异常迅速。
一旁的选手看见他的鉴赏速度,不禁有些冒冷汗,觉得这个小伙子,太过变态了。
……几步一鉴定的陈尧来到最后一个瓷器面前。
这是一个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种花家悠久的“国粹”
——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
这个彩陶是个罐子的形状,像是青花瓷。
陈尧特别留意这个罐子,明察秋毫、细细观察着,他被上面的彩绘图案深深吸引。
以他走来的方向,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形成鲜明对比的两朵花,虽是花,但却长得异常高大。
他围绕罐子走了一圈,瓷器上呈现草木繁盛、浩浩瀚瀚的远古异兽。
两朵花的根茎缠绕一起,花朵确是一朵盛开、一朵凋零。
就像两个相爱的人,一个因病痛缠身濒临死亡,一个无微不至照顾着爱人,始终不肯放下。
花朵下面是一条河流,河流首尾相接,围着罐身绕了一圈,河内鲤鱼戏耍,在首尾相接形成的瀑布下不顾伤势地奋勇跃起,一条鲤鱼越过瀑布头顶,化身成为一条龙。
真龙仰望青天,俯瞰大地,百兽来朝,奇珍异兽无不匍匐在地。
这么一副令人震撼的画面,在古陶瓷的彩绘上呈现清晰可见的细节,仿佛那个天大地大的神话世界就铺展在了你的面前,凌驾于世界的种花家神话等你来翻阅。
陈尧观察这个罐子的画面也呈现在了大屏幕上,众人看清罐子后都表现出惊叹不已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