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召见(2 / 2)
“好了,谢卿平身。来人赐座。”李云起停了手中的笔,看着下首正行礼的年轻人,眉目清朗,目光似是有些恐惧的样子,不过整体表现落落大方,在心里给他评论了一个良好。
谢明钰进来先是打量了一番整个御书房,陛下正着一身黑『色』滚金边的常服,此时正俯身在古朴的书案上埋头写着什么,旁边放着一只精巧的香炉正冒着袅袅青烟,闻着气味像是檀香。不过再多的也不敢多看,遂将视线移回脚下,踩着的来自塞外的纯羊『毛』的地毯,感受着脚下的软软的触感,不过这些在家里也都能享受的起,所以谢明钰心里总体说来就是感觉皇帝其实和大家没什么差别。
之后也就不卖关子了,李云起直接单刀直入的问,“今日召你来,谢卿可知是因为何事。”
“下官愚钝,还请陛下明示。”谢明钰抬头看了一眼李云起,果然面『色』缓和,不是生气的样子。心里绕了好几个圈,比如说是询问下有关泉州开海禁,对外相互贸易中的往来,甚至是航海的事情,不过最终他还是还是决定问一问陛下,这样能避免出错,或是过多的暴『露』自己。
“你倒是一点都不掩饰,也罢,那朕就直说了,这次就是问你一些问题罢了。”看着谢明钰回答的干脆,皇帝也没有生气,问出了自己想问很久的事情,“泉州市舶司一年的营收是多少,而缴纳的税款又为几何?”
原来是纯粹的数据问题,这方面谢明钰已经完整的看过卷宗,甚至有些数据还是自己亲自整理出来么,于是也没什么怕的,不假思索的就给出了答案。
“大前年营收一百八十万两白银,缴纳税款一百万白银,前面大概是是三百六十万两白银,税款是二百九十万两。而去年自是一千多万两白银税款,六百八十万两。”
看着谢明钰如此麻溜的说出答案,李云起满意的点点头,这些金额他已经查过了,如今就放在自己的桌上。而坐在对面的谢明珩对于这个弟弟的表现也很满意,暗自朝他比了比大拇指。
“那谢卿还记得整个朝廷去年的国库收入吗?”李云起又接着问。
“国库的税收总收入是一亿多两白银。”就像是在学堂时回答先生的提问似得,谢明钰在皇帝提出问题之后飞快的给出解答。
“那些变化究竟来那里呢?谢卿,请说一下你的看法。”皇帝很想知道当地的这些官员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毕竟他心里有些隐秘的喜悦,他在父皇的授意下力排众议决定开放海禁,目前看来收效甚佳,这个数字就是完美的体现。
“其一,是朝廷的政策比较好,开放了海禁,大力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鼓励更多的人加入这一活动。所以市舶司才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其二,那边有很多的能工巧匠大大提升了船的『性』能,目前不仅仅只是用于启朝附近的海域的,甚至可以去到更远的地方。就已经卖出去的船的这一项就增加了不少的收入,更别说那些已经租出的船也赚了很多。如今这些个改良的技术也被免费交给了朝廷。第三,朝廷已经在上面投到了很多花费和精力,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法律体系。这样办公,收费,惩戒等方式都有法可依,既规范了行为,又提高了办事效率。”谢明钰对于这个问题很早也思索过了,可能想法比较稚嫩,但是对于这个问题依旧是回答的很流畅。
坐在一边的谢明珩依旧是平淡的样子,也没有『插』话,只是静静的旁听着。其内里激动,看着此时侃侃而谈的谢明钰心里安慰许多,这些年看起来谢明钰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成长了太多。
“爱卿可能猜出来这其中的诸多因由。这其中,制度的重要『性』不必多说,爱卿次此回府可以将市舶司的规章制度进行一个总结,之后交给谢明珩谢大人,再由他转交给我。”因为泉州府是起到模范『性』的作用,也可说是一个实验的基地,如今得到的成果跟丰硕。这个是可以用来借鉴,继而向全国范围内推广,如此下来之后,国库就会渐渐的丰盈起来,这样才有精力去朝别的方向努力,比如说是探索海外,曾经在很小的时候,父皇指着舆图对着自己以及一众兄弟道,大启只是这广袤无垠的大陆的一角,有更多的未待发现的土地等着他们去征服,所以他们兄弟才能如此和睦,毕竟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想起来父亲当时的种种野心还是败给了事实,毕竟当初大启是真的百废待兴,国家没有余钱来搞其他的事情,可如今在他治理下,国库充裕了,那距离远航的理想的实现也不远了,偶尔想想自己如果能像是成吉思汗一样开疆扩土,那将是何等快哉。
再之后李云起又用了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泉州府抵御倭寇的策略和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得到的效果如何。再比如外族人在泉州都生活的怎么样,发生矛盾,或是纠纷时的解决方法等等一系列问题。谢明钰也根据自己接触到实情,一一进行了解答。
之后就赏了一些东西,就让谢明钰带着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