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三国枭 > 第二百四十六章 钱粮

第二百四十六章 钱粮(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医妃嫁临,王爷稳住啊  我主宰了灵气复苏  女人别逃:余生我陪你  三国之仲家天子  异界青龙  入侵娱乐圈的咸鱼  邪王追妻:绝色王妃舞倾城  回到大宋做生意  最强忍者在异界  特立独行的影帝 

在汉朝,粮税其实是很低的。请百度搜索

汉初年间,汉袭秦制,粮十五税一。可等到景帝年间时,粮税便也从十五税一一下降低到了三十税一。

所以在汉代,粮税对于百姓的负担很低,极少会有百姓因为交不起粮税而家破人亡的。

而朝廷,其实也并不指望这一点点的粮税。

在汉代,真正的大税种其实还是丁税,也是所谓的人头税。而在这之,所占最大的两项,则便也是算赋和口赋了。即所谓的成年人头税和儿童人头税。

其,先说算赋。

汉初年间,刘邦规定。国百姓,凡年龄十五岁到五十六岁的成年男女,每人每年交纳一百二十钱。称为一算,用作购置车马兵器。

这也是说在汉初年间,算你们家只是两口子过日子,你们每年依旧要缴纳二百四十钱的算赋。

这个负担很重了。在汉代,一个成年男『性』,去富户人家里做佣人,如果富户每日管两顿饭,那一个月的佣金不过也三百钱左右。

因而二百四十钱对于底层百姓而言,完全相当于白为朝廷打工一个月。

更何况除了算赋之外,还有小孩子的口赋。七岁到十四岁的儿童征收的人头税,每人每年交纳二十钱,属皇室收入。

这么一来,丁税自然也成为了底层家庭最大的负担。

毕竟在汉代,除务农外,多数家庭并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

而这也是为什么汉代百姓都十分拥护汉帝,并说“汉之子孙,以为功没有盛於高祖的,故庙号称之为太祖;德没有盛於帝,故称之谓太宗。”

是因为在帝时期,帝不但废除了残暴的肉刑,更将一百二十钱的算赋,一下降低了三分之二,改成了每人每年四十钱,极大降低了百姓的负担。

所以武帝末期,百姓不断造反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为在汉武帝时期,武帝重新将帝降下的算赋又提高到了一百二十钱,并将口赋的征收年龄减低到了三岁,征收额提高到了二十三钱。

而后大兴土木,兴建宫室,连年发动对外战争,以至百姓不堪重负。

但不得不说,前汉时期的皇帝的确大都是较有良心的。却是在武帝之后,宣帝又将一百二十钱的算赋降低了四分之一,成帝时代又进一步降低了算赋,使算赋短暂的稳定到了八十钱。

可后来王莽『乱』政,光武兴,算赋和口赋便也再度恢复到了汉初那样。成年男女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儿童每年二十钱。

这么一来,一个地区税收的多寡,自然也取决于这个地区人口的稠密程度。

这点,拿河内郡来说吧。

因为河内郡与洛阳隔河相望,属于京畿地区,受黄巾之『乱』的波及程度较小,故而郡丁口足有七十余万。

而七十万的丁口,每年缴纳的算赋和口赋,差不过也是七千万左右。

可这七千万的丁税,它是分两次征收的。朝廷有规定,丁税的征收时间为每年的七月和一月。

这也是说,河内太守王匡算是造了反,可受造反时间的影响,他最多也截留半年的丁税,也是三千五百万左右。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汉阙三国梦 皇孙白手起家 大明状师 鼎锅底人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弘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