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胃口不大(1 / 2)
第148章 胃口不大(今日万字22,求订阅!)
应该不是司机,司机哪懂什么“黑色星期一”,就算是县里的领导估计都不清楚这事儿。
岳顺民也不勉强,放下啤酒瓶子问道:“小丁兄弟在哪高就?”
丁志远笑道:“岳大哥抬举我了,我现在还是学生,这不放暑假了,就开车出来散散心。”
学生?
开车出来散心?
谁家的孩子这么牛掰?
岳顺民下意识地扭头往窗外看去,见门口停着一辆黑色桑塔纳,挂的是金陵01的牌照。
至此,他对丁志远的话十分信了八九分。
纪英才却以为遇到个吹牛逼的家伙,端起啤酒笑呵呵问:“小兄弟在哪上学?”
丁志远谦虚道:“南大,学校一般。”
噗!
纪英才一口啤酒喷了出来,呛得连连咳嗽。
一边咳一边道:“南大学校一般?好家伙,我家那兔崽子要是能考上南大,我就敢办三天三夜的流水席!”
岳顺民连连给纪英才使眼色,后者这才注意到门口的桑塔纳。
“小丁兄弟,你看现在都六点多了,吃完饭休息一下,赶到金陵得半夜了。
晚上开车也不安全,你干脆在这住一晚就是了。”纪英才态度比方才热情多了。
丁志远正好想跟他俩套套近乎,便假装犹豫了几秒钟,道:“反正闲着没事儿,就在这住一晚吧。”
“来来来,满上满上。”纪英才给丁志远倒了杯啤酒,“今儿我做东,感谢小丁兄弟给我们科普‘黑色星期一’。”
既然不开车了,丁志远索性就跟两位厂长大哥边喝边聊起来。
两位厂长大哥对“黑色星期一”很感兴趣,追着丁志远问了不少问题。
丁志远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酒过三巡。
丁志远像是随口一问:“纪大哥,你们厂子主要生产什么产品?”
纪英才道:“我们是苎麻厂,顾名思义,就是生产苎麻面料的。”
丁志远道:“北亚麻,南苎麻。苎麻面料可是好东西,吸汗、透气,做贴身衣物、家纺最合适不过了,老外最喜欢这玩意了。”
纪英才竖了个大拇指:“丁小弟伱是个懂行的!”
丁志远问道:“刚才你说出口订单取消了,那生产的苎麻面料怎么办?转内销吗?”
纪英才苦笑道:“转个屁内销啊!哪有人买?”
“嫌贵?”丁志远印象中苎麻一直都是高档纺织品的代名词,这年头普通人肯定穿不起。
“那倒不是。”纪英才摇摇头,“你不做这行的,可能不了解,五六年前苎麻面料的出口生意还是不错的。
不过从85年开始,各地一窝蜂上马苎麻厂,争购苎麻,收购价格猛涨了好几倍。
80年左右的时候,一斤原麻还不到一块五,86年的时候涨到了将近10块钱!
特么的,原材料的价格都比做出来的面料贵,生产多少亏多少!
那两年我们厂亏到姥姥家了,要不是有出口创汇指标压着,谁特么愿意干!
去年种麻的多了,供不应求,刮制质量最好的麻也才一块出头一斤。
今年本来想大干一场,结果狗日的外贸公司……。
现在我就算降价卖,也卖不出去啊,唉!”
丁志远不懂就问:“麻一块多钱一斤是便宜还是贵?”
纪英才道:“便宜,便宜到姥姥家了!
去年棉花120元一担,一担100斤,麻已经跟棉花收购价差不多了。
今年看这旱情,棉花肯定还要涨价,估摸着要上200一担了。”
丁志远疑惑道:“麻都比棉花便宜了,按理说只要价格合适,完全可以挤占一定的棉纺品市场啊。”
岳顺民道:“丁兄弟,麻是什么东西?以前是穷人才穿的!咱们中国人不认这玩意儿啊!”
纪英才道:“现在老百姓要么穿棉的,要么穿涤纶的,要么穿混纺的,要么就穿老岳的丹宁。
你穿件麻衣上街,会让人笑话的!”
丁志远哑然失笑:“原来这么回事啊。丹宁是什么东西?”
岳顺民道:“就是牛仔布,丹宁是外国人的叫法。”
丁志远觉得自己今天又学到了新知识,果然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
“岳大哥,你的牛……,丹宁也转不了内销?”
岳顺民苦笑:“我跟老纪不一样,他那是供过于求,互相杀价,我这边是单纯的成本高,卖不掉。”
纪英才道:“老岳的色织厂可是武进纺织业的老大,拳头产品黑牡丹牛仔布当年拿了国家银质奖。
染浆联一响,黄金万两,老岳这几年赚得盆满钵满!
去年花了300多万美元从比利时引进了80台无梭织布机,那生产效率……。”
岳顺民打断道:“你快别替我吹了,早知今年日子不好过,我去年就不引进新设备了。
那批牛仔布堆在仓库里快俩月了,也没卖出一米,愁死我了!”
丁志远奇怪道:“这年头国内生产牛仔布的厂家应该不多吧?”
岳顺民点点头道:“是不多,我们色织厂是国内最早生产牛仔布的企业,不过这两年广东那边也有厂家开始投产,我们厂的牛仔布价格没有竞争力。”
“为什么不降价?”丁志远觉得老岳有点优柔寡断,这个时候就要果断割肉止损,就算亏本也要卖出去。
岳顺民和纪英才相视苦笑,降价谈何容易?
“去年我们这边搞承包经营,我和老纪脑袋一热,就承包了工厂,承包利润基数是按照前三年利润平均数算的。
老纪还好,苎麻厂85、86两年亏损,那两年我这边效益好得不得了,现在相当于欠了一屁股债。”
说到这,岳顺民重重地叹了声气,仰头把杯里的啤酒干掉。
纪英才感同身受道:“我们承包的时候都定了任务目标,除了上缴的税、利外,还要负担工人工资、‘五金’。
所以,降不了,一旦降了,完成不了承包任务,我们这些厂长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这顿饭一直吃到快八点才结束,岳顺民和纪英才热情地带丁志远去投宿。
因为喝了几瓶啤酒,丁志远把车开得很慢。
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货车,他诧异道:“这边工厂的生意这么好?晚上还运货?”
“那也得分什么厂子。”纪英才指着路边的一家工厂,“就比如这家电风扇厂,人家生产的是终端产品,是抢购的热门货。
我和老岳这种生产中间品的厂子,就比不上喽。”
岳顺民道:“风扇厂的老胡最近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前天碰到他,跟我说什么还要招人,扩大生产规模,呵呵。”
丁志远笑道:“上面不可能任由通货膨胀发展下去,肯定要进行干预,压缩投资。
现在扩大生产规模,那是老寿星吃砒霜,纯粹活腻歪了。”
岳顺民发愁道:“这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唉!”
丁志远在宾馆住下,休息了一会儿,来到前台给上海的赵平打电话。
得知事情朝预想的方向发展,丁志远便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又嘱咐了赵平几句,这才挂了电话。
然后掏出电话本,找到小姨小区的公共电话打了过去。
“你好,我找李秋芳,我是谁?我是她外甥,让她麻溜点,五分钟后我再打过来。”
抽了一根烟的功夫,丁志远再次打了过去。
“丁志远,我都上床了,你这么晚了打电话最好有正事,否则我拧掉你耳朵!”
丁志远连忙把话筒从耳边拿开,听小姨愤恨的语气,刚才不会是正在跟小姨夫办事儿吧?
那可太不巧了!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丁志远背过身,捂着话筒小声道:“我今天认识两个纺织厂的厂长,他们厂里有一批用来出口的苎麻布和牛仔布。
前不久出口订单取消了,现在积压在仓库里,你有没有兴趣吃下?”
电话那头,李秋芳愣住了,过了几秒钟才道:“你啥意思?我咋吃?”
丁志远道:“你想不想出来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