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下的雷云(1 / 2)
“根本靠近不了。”寒屿张开的能量盾再度被雷云流线打穿,被迫放弃防护层能源而开启深层电磁保护。
小飞机的能量尺度在接受了雷击牵引后瞬间升高,但每次吸收和释放都在超载线边缘疯狂试探,寒屿不清楚这种古怪的能源信号是好是坏。
好在无论是第三台控制机器还是“曙光”都没有贸然出手,定时炸弹的引信还没有点燃的痕迹。
“电磁保护的实体剑能突破吗?”舒楚莹正在调整“曙光G”表面的黄色能量转化涂层,针对雷云流线经常打击的部分进行重点覆盖加固,并利用涂层的一点五倍基础转化效率进行能源攫取。
寒屿对这部分的了解仅限于有关戈律恩海斯的资料以及自己与它们交手的情况,所以对能源转化技术还是一知半解,但舒楚莹的操作开始后倒计时在倒着增加,说明能源转化攫取的效果相当可观。
“关闭光束能量刃,依靠保护层避开雷击干扰,通过助力推进应该是能做到的。”寒屿用“曙光E”的电脑模拟了一下,实际路线是能依靠投掷穿刺通过雷云的压制与封锁,“但是......机会有限。”
“毕竟扔出以后无法制导了......”舒楚莹也看到了这条模拟出来的攻击路线分布图。
“这也说明‘曙光’还需要进行改进和特化,无论是近战还是远程都太快平均。”寒屿中肯地评价。
“这也是模拟作战的作用呢。”舒楚莹参与其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曙光”从出现在舒楚莹面前开始就已经让她眼前一亮,舒楚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设计相当富有黄金比例的机体。
但越喜欢越能在深入的时候盖过缺点,把想象中的形象放大,从而在失败前茫然无知,失败后方能通彻反省,所思所悟都滞后。
忽地猛然惊醒,回过头来才能更清楚所见所闻的局限性。
宛如晴天霹雳般的警醒,将理智带回高空。
“全机体要是考虑面对面作战的可能性,虽然受损可能会很严重,但成功击杀的概率会成倍增加。”寒屿当然还记得任务的最底线要求,不过目前来看,只能在被击落的下限前进行试探。
“曙光E”去开路,吸引雷光流线,让“曙光G”尽可能毫发无伤地接近雷云中央隐藏的自然控制机器,然后砍出漂亮的一刀。
能量刃也未必不能用,但流线窜动的环境,能量光束不一定还能保持原始形态,要是供压出现不稳定,劈砍的时候爆炸了,反而得不偿失。
“不能击杀的话,落在真实世界里,它造成的灾害会相当具有毁灭性吧。”舒楚莹一边伸出“曙光G”的左臂召唤投射圆盾,挡住两道白光流线,另一边在短时模拟系统上搭建未来场景受灾模型。
对于舒楚莹,她正在做的简易评估无非就是估计受害范围和深度,并不算什么,但在寒屿这里却消除了一个倒计时。
也就是说这个任务是舒楚莹必然会做,甚至作为任务的一部分还可能是舒楚莹经常会做的事情。
相当好的习惯。
寒屿这边也能看见舒楚莹建成的共享模型,因此也能和“幸存者”一起感叹。
只靠两个维度的信息就能在立体地图上投射如此精密的梯度分析,“幸存者”也是头一回见。
“她,难道真是个天才?”它忍不住夸奖这位人类女孩,“要是能量产的话,人类说不定还真能赢。”
“量产舒楚莹?”寒屿傻了。
“啊?你在想什么?”“幸存者”也傻了,“这玩意儿,不是,人类也能量产的吗?我说的是机体,机师什么的再找就好了。”
“那没事了。”寒屿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
也许是那个黑影以及强大的青色巨人影响了他的思考,动摇了他的底层思维。
超常的方式,超常的逻辑,超常的技术,超常的降临者才能获胜。
是这样吗?
咚隆隆一长串雷鸣,湛蓝的天空下,原本覆盖半个晴空的乌云在多团流线闪光中快速缩小。
寒屿面前不断闪烁白光的显示画面中,黑云正向机器核心区域聚集,并且原本气态状物质正迅速凝结,带有晶体折射的固态物体正从上而下附着在机器陀螺仪结构的核心上。
“强度在升高,能量,能量吸纳至储量的120倍,怎么可能?”舒楚莹虽然在战斗中接触过很多不可思议的怪兽和事件,但如此强悍的贮能效果,放在神兽里也是相当罕见,“只有七秒钟就能做到这样吗?”
“关于人类之外,我们知道的太少了。”寒屿几乎是脱口而出,“自然控制机器三,这么高的能量吸收效率,它负责的任务是什么呢?”
“‘自然控制机器’?是说这台机器吗?”舒楚莹反应很快,“‘三个’?如果算上被使用和采取技术的那两台机器吗刚好三个......”
寒屿揉了揉太阳穴。
大失误啊,让这个可怕的女人知道的太多了。
“‘能量转化’是戈律恩海斯,‘物质转换’是释代恩海斯,那么还缺什么呢?”舒楚莹操控“曙光”拉开与第三台自然控制机器的距离。
“能量传输机器,难道是这样?”寒屿想到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舒楚莹眼睛滴溜一转,思绪如雷霆快闪,瞬间和寒屿想到了一块:“这三台机器虽然可以单独存在并按照既定程序实现其功能,但彼此之间存在着效率最大化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