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佛门三宗把持泉城(1 / 2)
第168章 佛门三宗把持泉城
京城卧榻之侧,泉城变成这个鬼样子,别说佛门三宗,就是佛门八宗,李远牧也要斩尽杀绝。
法宗、净宗和秘宗,这三个佛教宗门把持泉城后还不走漏风声到宫中,不用想也知道京城那边有人在打着掩护。
李远牧下了决心:“这几日,直接快刀斩乱麻,必须把泉城这三个宗派处理掉,本宫亲自在这里坐镇,汪督主认为如何?”
汪雨花眼神一凝,但随即轻笑起来:“殿下好魄力,既有了决定,臣自然悉听尊便。但臣认为,剿灭这三个佛门宗派,泉城城防军和官员已然不可用了,最好从泉城外想办法破局。”
李远牧摇摇头,沉声回道:“从泉城外破局固然稳妥,但需要的时日太多,现在离京已久,本宫已经耗不起时间,所以必须从泉城内破局,也才能达到快刀斩乱麻的效果。”
“本宫也不信这整个泉城都无人可用,城内的东厂、西厂人员就算被渗透,也一定还有漏网之鱼,还有忠于皇室之人,这些人,就是我们在泉城破局的关键之人。”
“汪督主,你等会走一趟城里西厂和东厂的分舵,以你的手段,本宫相信能找出这些人来,务必不能打草惊蛇。”
“这次,整个泉城,本宫要一窝端。”他眼中尽是冷意,森然说道。
汪雨花若有所思,轻轻点了点头。
李远牧转向宋强,沉吟一下后开口道:“宋强,你现在立刻出发泉城周边,用你东厂侍卫长的身份,以调兵符去召来一切可用军队,必要时,可以直接出示太子令牌。”
“最多给你两天时间,在后日必须赶到泉城,将泉城直接给我围了。”
要玩那就玩大点,既然打算在归程途中解决泉城之事,那他也不在乎暴不暴露行踪了,甚至,他还会以太子的身份直接在泉城露面。
随后,他再次叮嘱了一些细节问题,话说完后,汪雨花和宋强两人直接出了房屋,连夜展开了行动。
这次泉城的破局行动,李远牧直接按照最坏的猜想去准备,那就是上至泉城总督、知府,下至士兵、百姓都不配合甚至阻挠,所以才需要宋强从泉城外调来军队围城。
以前鹅城小队出动的时候,像这种狐假虎威的战术已经施展过多回,宋强自然能明白他的意思。
在调兵符甚至太子令牌齐出的情况下,青州地界的军队除了造反,必须无条件听从调遣,所以李远牧也不担心召不来军队。
到时,只要来个几万人,携着太子煌煌天威直接兵临泉城,他就有把握将损失降到最低。
而泉城,在这和平时期突然有军队围城,城内的城防军和官员在措不及防之下,必是慌乱无比,那时,也是城内李远牧的破局之机。
内外配合下,只要能顺利拿下泉城城防军的军权,那接下来就是挥兵佛门三宗,除此之外,还能将整个泉城所有人都死死困住,不走漏出风声。
李远牧一直信奉一个道理,当一切到了最坏情况的时候,暴力就是最原始的解决办法。
“以佛教理念为由,来教化引导一城百姓,却又默默垫伏而不露獠牙,佛门想干什么?真想为本太子和大秦普度众生么?”房屋中,李远牧喃喃自语着。
他仿佛看到了这一切的幕后,有一个身影立在京城,一面朝着他微微拱手,一面淡然的拨弄大秦风云。
兵部尚书?张千纶?恭王?
兵部尚书是父皇的人,之前李远牧一直未对此人上心,现在出了泉城这事,回京后,必须好好的查查此人了。
大秦兵权,三分之一在边关,三分之一在兵部,剩下的三分之一在便宜父皇手上。
若此人有问题,那乐子就有点大了。
自古文臣死谏,武将兵谏,若是兵部,那自然是在谋划一地一军的哗变了。
这哗变之事,是他最严重的猜想,大秦几百年来,都未曾出过士兵哗变之事了。
好在兵部只有权,没有什么军中威望,就算是哗变,那也是有前提的。
那就是他这个太子死了,朝堂群龙无首,否则,言不正名不顺,就算哗变成功,也相当于一股叛军而已,难成大事。
这么一想,那他这次来到泉城,可能是误打误撞、阴差强错的提前剿灭一股潜在威胁,不知那幕后之人会不会跳脚?
李远牧摇头苦笑,心里却开心不起来,他还以为差不多已经稳坐朝堂,但这一趟出行直至今日,让他心里顿时没了半点成就感。
路,看来还远着呢。
........
第二日,李远牧稳坐客栈,汪雨花带来了一人,正满面惶恐的跪在他面前:“臣东厂分舵、泉城守备林开拜见太子殿下。”
“只是泉城守备么?不是那佛门三宗派的守备?”
林开面色惶急,哐哐就是大力磕头,他哭喊道:“臣罪该万死,请殿下容臣禀告完,再治臣之罪。”
“说。”
鲜血顺着林开的额头缓缓流下,他脸上似哭似笑:“臣于三年前调到泉城,初时,臣并未发现异样。”
“但后来,臣发现很多属下和城内百姓,对佛门的痴迷已经过深,便带人去三个宗派打探情况。”
“谁知,臣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视下,三个佛门宗派直接派来三个返虚,强行拿下臣等,在宗派内,臣等人遭受了半年无停顿的佛门洗脑,每日生不如死。”
他哭笑着道:“许多同僚部下,直接归顺了佛门三宗派,臣只能靠心中坚定的意念,死死的守住最后的清明,装作和他们一样,才能幸免于难。”
“回到城内后,归顺的人已经成了三个佛门宗派的爪牙,时时有眼线在盯着,臣根本找不到机会和信任的人把信送出,只能暂时苟且存活,等待着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