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入院(待修,no阅)(2 / 2)
“但有一点朕要提醒你,吕延坐镇北境长城,掌兵三十万之多,但你凭什么确定吕延的忠心?就凭他是朕的驸马么?”
听到这话,李远牧被噎的哑口无言,这还用说么,他一脸弱弱的看着武相帝。
“统管三十万士兵,这是多大的权利你可知?你如何能确定吕延不会被权利腐朽,不会滋生私心?”
“朕这一生下来,却看了太多这样的事情。”
武相帝沉声在说着,帝王气势不经意又散发起来,不怒自威。
“他吕家世代在大秦为将、为大秦立下赫赫功劳是没错,这也是朕为什么给他吕延掌管三十万兵马的基本条件,这也是为什么吕家门第,五子出了四将军。”
“但在这滔天的权势下,谁又能保证他吕家为大秦再效忠多少年,为大秦厮杀多少年?”
看到太子脸上的震惊之色,武相帝一脸肃穆,接着道:“为君者,任何事都要考虑周全,做大事之前,更要往最坏的方面去想一想。”
“只有这样,那发生的任何事情,就不能动摇你的意念,不能影响你的抉择。”
“当然,朕也不是说吕家就有问题,是站在为皇为帝的位置去给你分析这一件事朕的想法。”
武相帝叹了口气:“为君者,还当心狠,你的性子就是太弱了些。”
“你真以为,吕家第五子吕松平当真不能参军?”
听完武相帝若有所指的话,李远牧心里泛起惊涛骇浪,这就是帝王手段?这就是帝王想法么?
他有些迷茫起来,若是这样,那岂不是天下之大,处处皆是可怀疑之人?哪里还有什么可信之人。
吕家世世代代在为将,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忠义之名传遍整个大秦,而且吕延还是当朝驸马。
在李远牧心里的看法是,便宜父皇既然能把北境边关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吕延,本就是对吕家和吕延绝对的信任。
但没想到武相帝反手就给他来了一段骚话,直接给他上了一节帝王之课。
吕松平是父皇给吕家下的掣肘?或是吕家自身的决定?
李远牧没问出口,他在心中问着自己,若有一天,他为皇帝,会不会也变得如同武相帝这般?
下一刻,他在心中狠狠的写了一个否字。
否的意思不是他排斥变成这样的人,不能排除可能有一天他真的会变成武相帝这般。
他否的是武相帝提前塞给他的这套帝王心术。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道理我都懂,但臣妾就是做不到啊。
事情没发生在李远牧身上时,他就像一头脱缰的野马,无论如何都不能改变想法的。
试问一句,若是他现在就往帝王心术钻研,那得活的多累呀!!
这和他初衷不符,也和他现在的性格、行事方式不符。
想通了这点之后,李远牧如释重负,他朝着武相帝拱手道:“父皇,孩儿会记在心里的。”
武相帝点了点头,低沉的声音响起:“你接着说事吧。”
“父皇,第二件事是南方三省总督方向阳那边出现灾情了。”
李远牧接下来把方向阳呈来的急报说了一遍,并把他打算如何处理灾情的办法事无巨细的说出。
“父皇,方向阳此人如何,孩儿已经让东厂和西厂前去召此人进京,是否有什么不妥?”
武相帝只沉吟了片刻,就开口道:“方向阳此人,要靠你自己去琢磨,朕虽为一国之君,但南方因历来不受重视,此原因你自己去查。”
“若是没问题,土豆解决灾情一事倒也顺理成章,南方三省直接普及土豆种植也没问题。”
这话让李远牧大为诧异,什么叫南方历来不受重视,不都是大秦的版图和子民么?
莫非南方以前发生了什么大事?
他一时间头有点大,但武相帝都如此说了,他也只能无奈的点点头。
“父皇,这第三件事和第一件事有关,是三弓床弩和神臂弩原材料牛筋、牛皮的问题。”
李远牧把问题说了一遍,京城现在已经不适宜继续杀牛,那么牛筋和牛皮只能从京城以外的地方获取。
但这么庞大的一笔牛筋和牛皮,大秦没有任何一地能承受的住,除了蒙古国。
他把打算购进蒙古牛的计划粗略讲了一下,让他吓一跳的是,武相帝一改威严的样子,满眼放光的直接拍板下来,并且还承包了之后和蒙古商队交易的事。
堂堂武相帝怎么就一头钻进了商业里,李远牧哭笑不得,这便宜父皇现在真的掉钱眼里了?
不过既然便宜父皇都开口了,他哪敢拒绝,刚好,本太子也可以乐得清闲。
等他回头吩咐一下小五就行,牛筋牛皮的事再不用担心了。
武相帝都出马了,那还有啥问题。
“父皇,第四件事就是孩儿正月出行,军队和一些文武官员奖赏的问题。”
老丘军、老丘总督冯无双、泉城周边军队踏灭佛门三宗派的奖励问题,因为人数众多,李远牧不得不向武相帝征询一下意见。
包括朝中现在还在空置的刑部尚书人选,他都一并说了出来。
武相帝正幻想着忽悠蒙古商卖牛的事,闻言瞟了眼太子,略有不满道:“你是不是没话了?没话了就滚出去。”
“你身为储君和监国太子,这点事还要来问朕?滚滚~”
李远牧哑然,想了一会好像是真的没事了,重要的都确定了下来,其余的也无关紧要。
问军队的嘉奖问题第一个是人多,第二个也是因为要让便宜父皇知道此事。
而武相帝如此大度、浑不在乎的样子,其实意思就是,已经允许他培养属于自己势力和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