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张元、张彪到京(1 / 2)
第198章 张元 张彪到京
太子这反应让程远泽有些不知如何表态,他望了一眼太子,深深磕下头:“臣,谢过殿下。”
“程爱卿平身吧,既然来了,就坐下和本宫聊几句。”李远牧平静开口。
“臣恭敬不如从命。”程远泽从地上起身,有点忐忑的坐在了太子对面的下位。
“程爱卿不必拘谨,本宫刚好有问题要请教,依你所见,现今兵部可有什么需要改进之处?”
程远泽稍稍放松了一些,他把持兵部将近二十年,这问题自然不在话下。
他斟酌了一下话语,开口道:“兵部现在掌管着兵籍、军器、军械,武将的选拔和任用兵部也有一定的话语权。”
“殿下可能有所不知,虽然兵部名义上权利很大,但实际上一切军中决策都要听从陛下的命令,当然,现在是听从殿下的命令。”
“还有兵部也没有指挥调动军队的权利,这也是林韦此人为什么要多造一份太子手谕的原因。”
李远牧扶着下巴若有所思,程远泽这番话说的很直白,表明了他和兵部,其实只是皇家在军事决策上的辅助之人,并不需要什么改进。
这么看来,兵部尚书本身拥有的权利,反而是六部之中最小的一个了。
他微笑的点着头道:“兵部这些年也多亏了程爱卿,若后面兵部有什么要改进之处,可随时过来禀报,只要适合事宜,本宫全力支持。”
程远泽一脸受宠若惊,赶忙拱手谢过太子。
“本宫还有一个问题,程爱卿,你对大秦现今的边境局势有何看法?”李远牧继续问着。
程远泽微微皱起眉头,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说并不容易回答。
边境局势一直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需要权衡的各方利益和风险太多。
但太子既然问出,他也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殿下,臣就斗胆直言,大秦现在的边境局势在臣看来,情况不容乐观!”程远泽郑重地开口。
“自前些年大秦国力慢慢下降后,一些边境小国名义上虽还是我大秦附属国,但却基本都不再行朝贡和臣礼。”
“而北境更和蒙古国接壤,蒙古骑兵千年来如我大秦顽疾之藓。”
“在往年,每当蒙古国资源匮乏之时,便会出动骑兵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来大秦烧杀抢掠一番,卷走大量女人、铁器、金银财宝等。”
“如今,蒙古国和大秦已相安了数年,按照惯例,臣怕...”
程远泽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李远牧冷哼一声,道:“怕蒙古骑兵南下打来?”
他冷酷的接着道:“程爱卿,本宫监国至今,相信你也慢慢知道本宫的性子。”
“对本宫来说,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蒙古骑兵若当我大秦如以往孱弱可欺,那本宫会给他们一个大惊喜。”
程远泽在心中一叹,太子终究还是年少,不懂蒙古骑兵可怕之处。
若蒙古骑兵那么好对付,太祖岂会花费举国之力建立长城边关?还不是为了阻挡草原骑兵的马蹄。
又岂会在北境部署重兵,却依旧每每讨不得好处?
他想了想,还是好言劝诫着太子:“殿下,蒙古国人人都是天生的骑兵,军中又凶残嗜杀,历史上有太多血的教训,殿下万不可轻敌。”
李远牧对他摆摆手,道:“程爱卿,本宫若说比任何人都了解蒙古骑兵,你可相信?”
“想我大秦,自太祖以来,从不缺乏热血英勇的士兵,更有着诸多战场手段和谋略,为何对上蒙古骑兵还是屡屡败北?”
他顿了一会,给程远泽有思考的间隙,随后继续说了下去。
“首先,蒙古和大秦边境地形广阔,多高原、平原,在地利上,骑兵所向披靡无可厚非。”
“其二,边境线太过漫长,尽管有长城边关,还部署着重兵守卫,但也只能在晋阳城周边,整个边境线,无法完全和蒙古阻隔开,导致蒙古骑兵近乎来去自如。”
“以上两点,在本宫看来,其实不外乎器不够利也。”
“边境线漫长也好,地形广阔也好,蒙古骑兵总要对上大秦士兵的,若大秦器够利,来去如风的蒙古骑兵,就只能有来无回。”
“等杀到他们胆寒,他们哪还敢如此?长城拆了请他们来都不敢来。”
话一说完,这边的程远泽心中却是苦笑一声,太子果然还是不懂,那迅捷无比的骑兵在平原上就如入了水的鱼儿,滑不溜秋且狡猾如狐。
若是要围剿,在广阔无边的地形上,就要投入大量兵力,得不偿失。
若是不围剿,除非闭上城门不出,否则如何拿蒙古骑兵有办法?
虽说等蒙古骑兵进了城后能杀死一些,但凶残嗜血的蒙古人只会更兴奋,会调来更多的骑兵变本加厉的烧杀抢掠。
千年来,大秦对蒙古国的骑兵一直没有办法,导致北境那边的百姓早已胆寒。
只要听闻蒙古骑兵攻来的消息,百姓不是躲地窖就是躲密道,根本就没有反抗的心思,任由蒙古骑兵在他们的家园上肆虐。
这些,才是导致蒙古骑兵越来越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
程远泽心里闪过这些想法,斟酌再三后,还是没有说出口,毕竟现在殿下对蒙古国骑兵表现的如此运筹帷幄。
他顺着太子的话语问了起来:“臣好奇,殿下说的利器是何物?”
扫了程远泽一眼,李远牧轻声道:“程爱卿,等有一日,你会知道的。”
三弓床弩和神臂弩还在秘密阶段,现在就算说再多也是白搭。
既然这样,那再谈下去也没什么意思,李远牧找个由头结束了谈话,对程远泽下了逐客令。
宣政殿内,李远牧静静的沉思着。
在鹅城送出给呼延烈的急信,也不知现在收到没有。
还有向南方三省出发的特别行动组,此刻应该是到了,方向阳是否会听命一同进京?
奈何两件事都山高路远,估计最少还要等个几天才能知晓结果。
随后,他开始天马行空起来,躺着椅上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
“殿下,殿下...”
朦胧中,赵义虎的声音在身旁轻柔的响起。
李远牧眼睑微动,睁开迷糊的双眼,看了一眼旁边赵义虎,大大的伸着懒腰。
“何事?”殿内灯火通明,他看了一眼外面,发现已经到了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