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太子和张千纶之约(1 / 2)
第214章 太子和张千纶之约
见众人目光望来,李远牧轻笑开口:“本宫也不知道赫勒图为什么反应那么大,要不你们自己去问问他?”
“至于这位玉璐姑娘嘛,之前在街上凑巧见过面,本宫对她印象很深,因此才希望她留在本宫左右。”
“是吧,玉璐姑娘?”
玉璐心中暗恨,银牙都快咬碎了,但眼下局势不明,她不知道接下来太子会怎样对她,只能先乖乖顺着太子的意思承认。
老夫信你个鬼!!
大殿中,张千纶、魏浩然等人翻了翻白眼。
太子不说,他们也确实没办法,更不会傻到真的上同会公馆去问赫勒图。
案桌上,李远牧心得意满的看着垂首的玉璐,良久,他才仿佛回过神,看着还赖在宣政殿的张千纶等人,诧异开口:“诸位爱卿还有事?”
张千纶黑着脸,上前一步道:“殿下这两日和蒙古使团闹了误会,又准许蒙古使团明日回程。”
“老臣想知道,若蒙古可汗发怒,殿下要如何处理?”
魏浩然这时也上前,缓缓出声:“老臣知殿下雄才大略,但依老臣之见,和蒙古国缓和关系,是有利于我大秦养精蓄锐的。”
李远牧敲着案桌,没回他们两人,反而将目光看向玉璐,开口道:“玉璐姑娘,你认为本宫的做法,蒙古可汗是否会发怒?”
问过之后,他又喃喃自语起来:“嗯,应该会发怒的,毕竟本宫把你扣下了。”
玉璐心中一惊,这大秦太子知道什么,是故意诓她的吗?
她刚想好说辞,却见太子已不再看她,她顿时恨恨的咬着玉齿,轻纱下神情精彩。
李远牧将目光转向张千纶,他轻笑着道:“张首辅,本宫并没有和蒙古使团闹出误会,这些,都是本宫故意的啊。”
“本宫就是要得罪蒙古使团,就是要得罪蒙古可汗。”
“本宫要看看,他蒙古国,到底敢对我大秦如何?”
他目光中神色灼灼,又转向魏浩然这边:“魏将军说的也没错,和蒙古关系的缓和确实能够让我大秦养精蓄锐。”
“但我大秦为了和蒙古缓和关系养精蓄锐,又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换来?”
“可还记得本宫那句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并非本宫随便说说而已,而是本宫对外的真正态度。”
“若是和蒙古迟早都有一战,那就越早越好,这样,本宫对大秦军中的形势,也才能更了然于心。”
“也才能更完美的掌控,整个大秦!”
李远牧这番话,直接而毫不掩饰他的野心,张千纶和魏浩然两人听的震耳欲聋。
就连殿中央的玉璐都心下大骇,大秦太子,想主动掀起和蒙古的战事?
疯了!!她心中砰砰直跳,不敢相信这个判断。
但这两日大秦太子的做法,也确实是朝这方面去做的,现在甚至还把她扣下。
她无法想象等使团返回蒙古,蒙古那边该掀起怎样的滔天巨浪。
蒙古本来就有出兵的打算,加上为了她,还真有可能直接出兵,那岂不是就中了这大秦太子的奸计。
而且,这大秦太子有什么底气,敢主动和蒙古掀起战事?
玉璐面色突然唰的一下变白,她想到鹅城那闻所未闻、两三百步远的单人弓弩。
若是蒙古骑兵南下,面对大秦军队时,突然冒出这样的弓弩,在两三百步远就能将她们蒙古骑兵毙于远处。
若再有漫天遍野的弓弩手,蒙古骑兵就再也难以接近大秦士兵,一个个在几百步外都要成为大秦士兵的活靶子。
而且,有心算无心之下,以前无往不利的蒙古骑兵,只怕要损失惨重,甚至,兵败如山倒!
玉璐葛然抬头,她颤声朝太子问着:“太子,你想用那种弓弩对付我蒙古骑兵对不对?”
“你到底准备了多久,大秦有多少这样的弓弩手?”
李远牧扫了玉璐一眼,平静的朝门外喊着:“宋强,把这蒙古女人送到东宫去,让人先把她身上搜一遍,有什么利器都下了。”
玉璐被两名侍卫架了出去,她口中还在厉声喊着:“太子,你告诉我,我说的都是对的是不是?”
直到玉璐声音完全消失,李远牧才笑了笑,把目光转回张千纶和魏浩然两人身上。
“张首辅,魏将军,你们觉得本宫刚才说的对不对?”
张千纶和魏浩然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骇。
他们首先被太子的野心之说震撼,接下来那蒙古女人的一番话更是让他们心中翻滚。
魏浩然还好,三弓床弩和神臂弩他是知晓的,但也仅限于在京营做秘密训练的那一小批数量,他对神弩厂的存在还一无所知。
这批在京营做训练的三弓床弩和神臂弩,李远牧对外是宣称按照圣人时期神兵仿制的一批试验品,制作极难,只此一批。
京营经过这二弩的试验后,包括魏浩然,全军都把这批三弓床弩和神臂弩当做了压箱底的宝贝。
魏浩然因此,也才希望能和蒙古缓和关系,大部分原因就是为了和太子讨论这二弩一事。
若这二弩能找到办法量产,在经过系统训练法普及的大秦士兵手中,那该是怎样一支杀神屠魔的军队?
那蒙古女子显然也知道太子有这种弓弩,而且,在她的话语中,太子的这种弓弩,似乎准备了很久,数量还非常多,因此才不惧和蒙古的战争。
想到这个可能,魏浩然抬起头,眼神明亮的看着太子,他内心此时激动无比,但又要极力掩饰,不想在张千纶面前露出端倪。
张千纶这边,心中虽然也震撼,但更多的是对太子在他面前毫不掩饰的野心话语。
他想不明白,太子最近的变化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不把内阁和文官集团放在眼里。
以前还有找个借口稍微照顾他这个内阁首辅的面子,最近对他们基本是选择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