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成宗(2 / 2)
“有道理!”杨排风也极力赞成。
“既然二位妹妹这样说,我不妨效仿一下!”穆桂英也来了兴致,打量着悲寂寥摇头道,“你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对你主人的身后事懵懂无知,看来很有必要给你补上一课。好歹你死后,也不会落个糊涂鬼的骂名。”
悲寂寥一生,尚武轻文,他的世界就是打打杀杀,还真不大明白评价君王那些弯弯绕绕。
他再次冲天拱手:“事关我皇陛下英名,寂寥当然洗耳恭听。”
穆桂英娓娓道来。
太祖、高祖、圣祖、世祖,开国皇帝才配享有。
太祖最为尊贵,世祖次之,高祖再次。
太宗,基本上是所在朝代的第二位君王,世宗次之,高宗再次一等,但也是在宗里排名比较靠前的几个庙号。
而仁宗、孝宗等也是妥妥的明君庙号。
这些庙号的皇帝大多也都是中等以上的皇帝。
中宗、圣宗是中兴之主。
哲宗、兴宗、成宗、显宗是守成之君。
肃宗有中兴之意,却无中兴之力。
宪宗、宣宗、景宗有功有过,算是一般的庙号。
神宗明褒实贬,虽然皇帝都想有一番作为,但很多时候不但没能解决问题,甚至还加剧了矛盾。
文宗、武宗听起来不错,但其实文宗文弱无能,武宗偏好武力,都不是好庙号。
英宗、穆宗都是短命皇帝;惠宗治国无方,江山残破;僖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则多用于亡国之君。
“王治,他既未开国,也未中兴,天下人送他一个不上不下的成宗,已是高看他了。”穆桂英反问,“他不思安邦治国,却屡次三番挑起战火,偷袭我紫霞国,陷国家于不义,这样一个堕落的君主,没有冠以僖宗已经很不错了。若再不加以阻止,哀宗就是他的宿命。本帅以为,你身为将军,本就有护卫社稷苍生之责,取昏庸无道之君的首级,换回无数生灵的性命,乃职责使然,你当义无反顾,难道不是吗?”
“这……”悲寂寥哑口无言,他一时还真不知该如何反驳。
“这什么?”穆桂英一脸的看不起他,趁势激将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是百姓的天下。王治有负众望,陷国家于危亡之境,他自己也将沦为僖宗、哀宗,是大不忠;他亲燃战火,亲手断送了六代相传的皇位,将老祖宗的心血化为乌有,政绩毁于一旦,他愧对列祖列宗,是为不孝;把百姓带入动乱,致生灵涂炭,是为不仁;那么多将士抛家舍业,图的是天下太平,安居乐业,他却不管不顾他们的死活,是为不义。像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他就是个十足的杀人魔王,他多活一天,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丢掉性命,于人民,于社稷,可有一厘一毫益处?只有拧下他的脑袋,方能止战止损,换回和谐盛世。如此浅显的道理,你不及早行动,斩去他的首级,为民除害,还犹豫什么?”
悲寂寥闻言冷汗直流,一向勤勉,视民如子的皇帝陛下,怎么突然间就不仁不义,不忠不孝,四恶俱全了呢?
细细想来,这个小娘子说的句句在理。
近年来,随着国力渐盛,陛下是有些飘了,与邻国屡起冲突,鸡毛蒜皮的事也不惜一战。
他确确实实是把朝廷带偏,拖入了战乱的泥潭。
这大不敬的想法,当然只能藏在悲寂寥心里,是不可以说出来的。
悲寂寥回过神来,讪讪道:“身为臣子,不能见主人身败名裂而佯装不知,我定会拼死进谏,劝吾皇陛下放下刀兵,与各邻国间握手言和,永世修好。只是眼下,我不觉得你们有什么真本事,能离开我的地盘。”
“笑话!”穆桂英嗤笑,“说你糊涂,你还真就破罐破摔不动脑子了。以你的逻辑,麟州府城高墙厚,又有重兵把守,我们如何进得来呢?”
悲寂寥恍然大悟,暗暗叫苦不迭,“大意了,大意了……我真是糊涂呀,怎么把这茬忘了,她们既然进得来,当然也出得去了。莫非,属下所言皆是事实,雷公电母今日出行,心情不好,顺手劈了我的城门?不行,我得稳住,不可自乱阵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