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解决问题(2 / 2)
于是开口想缓和一下氛围:“力哥,大力哥,放点水呗,这么多人看着。”
张大力沉着的说:“一帆,要牺牲你了,正是这么多人看,才是我显身手的时候。”
人前显圣的诱惑太大了,看来他不会配合自己表演了,朱一帆灵机一动,突然看向他右上方,大喊:“哇,飞机。”
张大力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飞机有什么好看的,才发觉中了朱一帆诡计,连忙找朱一帆身影。
而朱一帆早就一个运球,过掉他的防守,连忙一个急停跳投,可惜过程是完美的,结果是失望的,弹框而出。
观众人多了,特别是好像拉拉队也有了,张大力他们都打得很起劲,都很想表现自己,运动加剧,自然开始累了。
这个球场围着的人多,自然吸引来打球的人,胆大的,自认篮球技术了得的,都想在些环境下打球,便申请加队。
本来这就是公共的场地,加上张大力他们就两队人打,没得休息,有点累了,便同意加队。
朱一帆感觉到了场上满满的恶意,自己是那个被勇士挑战的恶龙,而且还是有点菜的恶龙,被打得口肿脸肿。
随着强队越来越多,那些还能与朱一帆他们过招的队伍都自动离开了,剩下的都是高手,青铜局变成了王者局,朱一帆他们完全不够打。
实力差距大,赢不了,一局对局时间又短,自然出场时间少了,观众们自然不愿意啦,他们是来看朱一帆的呀,虽然坐在场边可以聊聊天,但那有看他在场上打篮球的英姿好,应该是朱一帆篮球场上被虐集锦。
于是纷纷要求让朱一帆上场,其他球队无奈,观众老爷的要求要满足,让朱一帆队伍插队,打多了两轮。
这可让朱一帆受不了了,来打球是来享受的,怎么就成被虐了,想爆发来个统治全场,奈何实力不够。
最终,惹不起,还躲不起么,与围观的同学挥手告别,朱一帆他们赶紧离开这个伤心地,特别是张大力,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
接下来一个星期,随着专辑大卖,专辑宣传力度加大,关于朱一帆的新闻多起来,朱一帆在青年群体,特别是高中与大学生群体,粉丝多起来了,自然总有粉丝想见一见偶像的啦,开始打扰到了朱一帆与舍友们的作息了。
朱一帆不能再无动于衷了,虽然马东几人不说什么,但自己不好意思,于是再次想办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暂时来说,朱一帆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搬出宿舍,自己一个人在外面租房住。
这来一来,朱一帆带走所有烦恼,马东他们得到清静,自己隐藏起来了,粉丝记者就找不到自己,两全其美。
虽然独居之后,没有了与马东他们打闹,没有晚上关灯断网,没有宿管查房,时间更多了,晚上时间完全属于自己,想学习就学习,想写小说就写小说,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想吃宵夜就吃宵夜,那是自由的气息。
但是,一个人独居有时就会想着要多人合居的热闹,多人合居就会相着一个人有清静,人就是这样想要自己所没有的,况且独居而得,合拍的合居难求。
朱一帆是有点舍不得马东他们,也有点害怕孤独,怕在每个长夜漫漫,在这个没有束缚的自由,心无所向,迷迷惘惘,只得望灯自怜。
况且朱一帆感觉不在学校宿舍住,感觉与学校割裂了,与那些读夜校或者自考那些一样,对学校没有归属感。
只是形势所逼,即使不想选,也只能如此了。
第二天,朱一帆找到班主任文香老师,向她陈述了此事,并请求搬出去外面租房住。
文香觉得朱一帆搬出去住是有必要的,毕竟因朱一帆的缘由已经影响到同宿舍之人作息了,往大了说,对整栋宿舍都有影响。
只是是否只有搬出学校住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呢,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回归问题核心,不要因他打扰到别人作息,兼且让别人不要轻易找到他。
学校倒是有满足他的住宿要求,而不用搬出去住,但那些宿舍别说本科生了,硕士博士也很难有单人宿舍。
如果要帮朱一帆申请单人宿舍,现在又开学了,宿舍分配已经完成了,如果未开学帮朱一帆申请她能关系疏通一下,现在却不是她能解决了,要找更高职位的人帮忙。
文香暂时没有批准,说是考虑一下,让朱一帆行回去先。
朱一帆无奈,只好先回去等消息,希望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没等多久,下午的时候,文香老师通知朱一帆去院长办公室,院长找。
朱一帆第一次来到院长办公室,正襟危坐的等着王国平院长训话,自己到燕大以来就在胡乱的搞事情,没有专心的当好一个学生,实在不是一个好学生。
王国平笑笑,算是让朱一帆不要紧张,这才开口说:“关于你申请一个单人宿舍的事,经过我院研究,考虑到你的特殊情况,我院同意你的申请,宿舍的信息已经通知你们班辅导员,你稍后就找他。”
朱一帆大喜,这真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啊,立马感激道:“多谢院长!”
王国平:“其实我早就想找你来谈谈的了,不谈我很喜欢你的文学作品,就说文学院的院长胡半农老是想挖你过文学院,都被我挡回去了。”
“当然还有你分心去创业,分心去唱歌这两件事,我都想找你谈谈。”
朱一帆知道自己做的事多有出格,便连忙向王院长赔不是。
其实实业还好,大学鼓励大学生创业,以便学以致用,但自己专业明显未到致用地步,而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而自己常有请假,不能专注学业,显然不是一个好学生。
而混娱乐圈当歌手更是与这最高学府格格不入,没说他影响校风算不错了。
王国平笑着道:“不用紧张,我们学校的教学宗旨是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从兴趣出发,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一帆,我是很看好你在学术上有发展,你解题独出机杼,可能会在物理创新上有突破。”
王国平脸色认真起来:“但是,你从入学时,高考成绩第一,虽然这不能说明什么,到了第一学期考试,成绩全年级第十,看起来不错,退步不大,看起来退步不大,但在我心目中,单物理专业素养这方面,你可能排不到20名。”
朱一帆连忙表态:“院长放心,我以后会努力学习的。”
王国平:“这不是努力的问题,而是专注的问题,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很难每一方面都做到出类拔萃。”
“我先不说天分,你不要看到十九二十世纪的很多科学家研究的范围个个都横跨几个学科,更是精通音乐、画画,雕刻等技艺,但那是当时的学科少,知识量少,深度浅,所以他们有时间可以全都学。”
“而21世纪,学科种类繁多,划分得更精细,知识量大,深度高,想要出师都需要大量时间学习,更何况是横跨几个方向。”
“所以,你如果还保持着创业,唱歌,文学创作,不作取舍,你学术的未来发展高度就难以预料,与那些保持专注一个专业的学生比,可能差距就越拉越开。”
“所以我就是想你明白,到底要不要取舍,这个我们不会逼你选择,看你自愿,毕竟人生是你自己的,我们学校不会干涉。”
其实朱一帆也知道分散了精力,学习进度肯定减缓,已经作出了在本科四年出不了成果的打算,只看以后。
不过王院长一番好意,朱一帆也得感谢。
“多谢院长关心,这件事我会认真考虑,最起码不会耽误学习的。”
王院长见提点过,朱一帆也知道了,至于朱一帆以后如何就不管了,作为长辈,自己已经起到了一个长辈的义务,年轻人的路要自己走,别人又不能帮着走。
说完正事了,王国平立马化身书迷了,拉着朱一帆谈论文学,他真的十分喜爱朱一帆所写的文章,至理名言,百读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