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商议(2 / 2)
不过他又馋元旦档期,所以只能是十一月份上映,说不定还能拿到延期密匙,最主要的是,他可以和上影进行线下宣传,为电影上映造势。
而且他还有一大利器,那就是星社,要知道现在的星社大部分都是大学生,这个时候的大学生,手里也都有钱,再加上星社的体量,对电影上映可以造成更大的声势。
“马叔,那我们就11月1日上映吧,那天正好是星期五,距离现在还有十天半个月的时间,用来宣传。”
“可以,这个没有问题。”马主任查看了一下赵星宇递过来的电影上映日期文件,思索了一下,就答应了下来。
“星宇啊,上影这边做宣发,一般的发行费用是7%-15%,这样吧,马叔这边给你打个折,我们只要13%的发行费用如何?”
赵星宇看着这位一脸笑意的马主任,内心不由得吐槽一番,果然不管是说的再好听,只要是涉及到了利益,大家都是分毫必争。
若不是他经过那个大时代,恐怕还真的会被这位给糊弄过去,不过他也可以理解,毕竟是他第一部影片,而且还是新人导演,这发行费用自然是不会降低太多。
怪不得现在的电影公司,拍电影很少能够赚钱,实在是这分成比例实在是吓人。
一部电影的票房分成,先是给国家缴纳5%的电影专项基金,然后是3%的国家电影税,最后剩下的票房就是净票房了。
净票房里面的57%要给影院和院线,这里面的划分就不必多说,剩下的43%才是制片方和宣发公司的。
而发行公司一般是要占据43%里面的7%-15%,剩下的就是制片方的,当然这些都要先刨去宣发公司的宣发成本。
一般新人导演或者资历比较浅的导演,发行方最低也要12%,如果十分看好电影票房自然是另算的,当然如果是单子够大,对票房有信心,搞个对赌,那收入会更高。
不过这位马主任在看完《源代码》之后,还给出了13%的费用,只能说给了你面子了,但是没给多少,说白了还是利益为上。
这样零零总总的算下来,一部影片,制片方也就是占据总票房的26%-35%确确实实是不多,这意味着你的电影票房要超过你成本的三倍,才有可能盈利,注意,这里面是有可能,不是绝对。
而这代表赵星宇的《源代码》要想盈利,最少是成本的三倍以上,也就是6000万票房,02年的国产电影中,能达到这个票房的也就是老谋子的《英雄》,其它的都不行。
别说六千万的票房成就了,现在的国内电影票房来说,能够达到三千万,都够电影公司吹嘘一阵了,当然了他们的制作成本也低一些。
所以在国内电影票房市场没有开发出来,他的电影也只能靠海外版权等方面了。
不过即便是现在国内票房不高,但是他对《源代码》肯定是有信心的,最不济也能将成本收回来,说不定还能和《英雄》掰掰手腕。
“马叔,您看这样行吗?我相信你这边肯定是能够看出这部影片的潜力,如果票房能够达到5000万,你这边收个12%,上亿你这边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