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法国人民的传统初显端倪(1 / 2)
69年,法国的紧张气氛,利好国家党扩张,势头明显。
春天的选举中,拿破仑三世受到重大挫折,四分之三的巴黎选民投了反对票或者弃权票。
支持拿破仑的候选人纷纷落选,尽管政府花了很多心思,还是丢了100万张选票给了自由派和共和主义者,他们拿到了292个席位中的74席。
要不是操纵选举,结果还不一定会怎样,反对的人,一半以上是对拿破仑三世本人不满。
大家都觉得,巴黎这座火山,快要喷了!
----
菲利普则亲自前来考察了布列尼塔区的布雷斯特的滨海钢铁厂。
经过一年多发展,厂区如此之大,以至于需要内部铁路来运送物资,更有数百台蒸汽挖掘机忙碌的装载。
码头区:货船多,都是运原料的,还经常有工人过来,没人知道这些工人来自哪里,有人说爱尔兰语,有人说英语,有人说法语,有人说德语,还有人说意大利语,反正各种各样。
(都是从纽约洗过来的对菲利普有狂热崇拜的老兵,以及刚刚抵达纽约经过初筛合格的新移民,掉头就给运到这边来了,军官以警卫队出身居多,头领是菲尔,菲尔退役了。)
原料区:优质煤炭多,铁矿石多,堆的小山一样;
厂区:浓烟不停,火焰腾腾,叮叮当当声不绝与耳;
仓储区:生产出来的各种钢材很多,品质极佳,但销售缓慢。有人来买,欢迎。反正成本在那,价格高。
生活区:工人宿舍多,仓库多,俱乐部多,各种生活、生产物资也多,反正就是光明正大的囤着。
反正养活了地方上的很多公务员和市民。
也有很多商人等着这个厂卖不动货,亏本大甩卖,或者干脆破产,最后拍卖的时候来捡漏。
这个工业区,和奥地利布拉格的工业区的区别就是,定位不同:一个是为了快速入主巴黎,一个是为了合理屯兵,当然不排除有机会直击柏林。
法兰西国家党第二次大会,就在这里一个附近的酒店召开。
布雷斯特,可是法兰西最大的军港!
嚣张至极!
国家党已经显现出兵强马壮之感,与会代表多达50人!
第一次大会的核心代表们全员参加。
其中军队方面:
萨科齐从墨西哥的远征军战俘里发展出了10个成员,额外派来了1个代表。
蒙丹·安德森,最开始跟随菲利普的老兵了,经验丰富,认准了菲利普,是菲利普培养的复国参谋长。
(和菲尔同为缉私团最开始的三个军官,另一个斯托克·巴顿,巴顿身体创伤不少,配合马奇负责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马奇退役后,他负责了退役士兵的安置。)
菲尔退役前,终于还是发展了罗伯特·肖,罗伯特也带了过来。
菲利普没有打听,但知道爱尔茜应该助了一臂之力,这个姑娘,应该嫁人啦。
罗伯特也在皇家港农垦公司,招募了不少墨西哥志愿军老兵和生活惨淡的南方退役老兵,先做公司武装力量,反正老板地盘大。
老伙计迈克尔加入了,他的国际足联也是一个很大的情报组织,他还推荐了巢崇山。巢明明是个医生,活生生的变成了迈阿密生产建设兵团的负责人,麾下四万众。
弟弟罗贝尔和堂弟弗朗斯也加入了,朗史崔特也加入了,他们在奥地利,一年多下来,成果斐然,不但开出了大片厂矿,还将生产建设兵团扩充至两万。这些可都是白人!
法兰西军队这边,巴赞回国后,皇帝为了推卸责任,通过内阁成员和报纸,把战争不利的责任推到他的头上,这让巴赞非常不高兴,巴赞干脆辞职不干。但刚刚到招揽他入党的关键时机,拿破仑提拔巴赞做第三军军长。遗憾错失良机。但进一步打了个友好基础。
法兰西这边,还是发展并吸纳了不少军官的,尉官、校官、将军都有,但为了安全,不敢带来开会。
除了农民,各个阶层都发展了很多成员,反复考核、考察。
怎么说呢,过程中,果然发现了当初的一些伪装者,藏得很深的那种。
菲利普转手安排各情报站继续盯梢这第二批国家党核心成员,交叉监视调查。情报站的情报人员压根不知道国家党这么一个玩意,反正有任务就干呗。
这次大会,除了各位代表汇报自己的工作成果,还讨论了如何在当下的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壮大。
两种声音开始争执,一种是继续按照原有步骤稳步推进,一种是要加大步伐,积极斗争,因为法兰西明显在火炉上,可能就差那么一下了。
两种声音都有道理。
前者,是菲利普一贯主张的,广积粮、高筑墙的捡漏党。
后者,是结合当下火热的国内环境,要实事求是的变更,用的还是菲利普的核心理论。
最后大家没争出结果。
菲利普只能中庸的建议,再设立一个国家党的前序组织,法兰西进步党!
只有进步党的积极分子,经受过考验的,才能知悉国家党的存在,才能申请加入国家党!
这样,进步党鱼龙混杂,甚至可能有泄密风险,也就可控的多,无所谓了。
代表们遂达成一致。
大家又领了任务回去,发展组织、吸纳成员、暗中支持各种运动,为国家党入主巴黎,创造条件。
----
大会期间,阿黛尔生下了一个男孩,喜极而泣。
她已经39岁了,终于生了个儿子。
开完会的菲利普,用电报给孩子起名:玛基克·菲利普,法语Magique,意味着神奇的孩子。
他不能回去,他还要继续踩点法兰西的土地,检查各地的备料、备战状况。
给玛基克·菲利普起名不久,神奇的一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