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全面启动(2 / 2)
担心没过几天,8月5日,普军攻入了维桑堡,当初菲利普送茜茜回国时,经过的法国边境小城。
对这一场胜利,普鲁士的报纸不吝溢美之词:“德意志民族的兄弟情谊经受住了战火的洗礼,牢不可破。”
是的,南德的20万邦国军队,也在普鲁士大军之中。
虽然路德维希二世给茜茜发电报,说明了巴伐利亚军队会:
上了战场就是一通放枪,直到把子弹打光为止,子弹打完就算是完成了任务。
于是这就导致了抬伤员下火线这活儿,巴伐利亚士兵都是抢着干,也不管自己负责的位置是不是产生了火力缺口。因为这符合国内给他们的消极怠战的密令!
普鲁士的报纸从大局出发,不但不能苛责,还表扬了“巴伐利亚不可动摇的忠诚”!他们毕竟上前线开枪打仗了,不是么?
亲普的内阁,69年,就被路德维希二世想方设法搞下台了。
但是,站在德意志民族的立场上,巴伐利亚,不还是一样是大哥普鲁士身边调皮又不得不表现的小弟?
普鲁士相信,一路辉煌的胜利,会彻底征服这些小弟的,谁还不喜欢胜利了?
8月6日,两军在沃尔特再战,法军重骑兵发动勇猛的冲锋,但普军卡尔·腓特烈亲王的第二军团有13万,重创麦克马洪元帅的第1军4万人。
同日,法国弗罗萨尔将军的第2军,也在福尔巴克被普军第一军团以压倒的人数优势击退,敞开了进入洛林的大门。
柏林的报纸兴高采烈之余,也不忘敲打一下法国那些潜在的盟友:
“路易·拿破仑还在炫耀他占领萨尔布吕肯‘胜利’的时候,麦克马洪手下的败兵,可以告诉他们的同胞,残酷的真相是什么。
那些‘中立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认真地权衡,让自己置身于这场胜负已决战争的风险之中,是否明智……”
短短几天,战场形势突变,虽然大家都是从普鲁士的报纸上获得情报,但大家心境变化却很大。
参谋长安德森,为自己之前怀疑总司令的行为表示了懊恼,他也不是第一天研究普法战争了,怎么就没看出来法军各方面的问题重重呢?开始的小胜,更多的是普军用来吸引法军,麻痹法军的!
现在,法军暴露了原形。两处战场,都是败退!
大东方号,刚刚抵达了查尔斯顿港,皇家港不能容纳它的吃水深度。
7月28日,它正在装载电缆,准备出海布线,得到参谋部通知,立即直接原地开始卸货,于今天,抵达了查尔斯顿港。
菲利普的那些陆军士兵,这个大家伙只需要两趟,就能全部舒舒服服地搞定。
如果不是为了装运战马,或者不讲究舒适度,弄得跟运奴船一样的话,一趟也轻松的很。
菲利普要运送大量战马过去,打仗不插眼,还怎么打仗?可不都得靠骑兵么!
范德比尔特的船队,也在各地的码头装运物资,然后陆续集中到查尔斯顿港,等待和大部队一起出发,漂洋过海,直奔法兰西。
菲利普暂时没有在美利坚各地招揽雇佣兵,他决定先把手头的人员和物资送到大洋彼岸之后,再招募不迟。反正要招募的话,他强大的网点力量,动作可以很快。
三叔弗朗索瓦,第一时间奔赴法国布列塔尼区的布雷斯特厂区,相当于去做菲尔的“政委”和带路人。
小叔叔安托万,第一时间奔赴北非阿尔及尔的厂区,相当于去做兰斯·卡鲁特的“政委”和收网时的背书人。
四叔亨利带了一批军火和物资,先行驰援丹麦,那边还有10艘莫尼特等待换炮。菲利普需要的时候,四叔需要说服丹麦这个盟友,及时出兵。最最最底线,丹麦不敢出兵,也要陈兵压阵,恐吓柏林。菲利普届时会想办法拉老丈人下水的。
二叔路易去了奥地利,在维也纳和布达佩斯之间流连,在小姑父奥古斯特和皇后伊丽莎白的配合下,攻略朝野,在菲利普入主巴黎之后,争取获得奥地利第一时间的承认。
美利坚这边,反正是会承认的。这个已经得到了西沃德总统的亲口承诺。
整个家族的成年男丁,全出去了!
奥尔良家的老弱妇孺,即使再迟钝,也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但他们既没地询问,也没人询问。
唯一知情的达格玛,这会又有孕在身,菲利普如果离开了,她就是家族主母,得撑住整个家族。
菲利普已经收到前线情报站送回来的珍贵消息,法军在后撤。而法国国内因为新闻管制的原因,对战争状况的披露,远不如普鲁士柏林。
相互印证,法军很不乐观。
巴黎的情报就精准多了:
总理奥利维尔跟皇帝说不能再退了,战场形势已经引发了政治动荡,革命随时可能爆发。奥利维尔命令巴黎进入紧急状态,所有的成年男子都要参军入伍,30岁以下的加入野战部队,30-40岁的参加卫戍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