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隋唐天字七书 > 第49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位尊情蜜避嫌猜

第49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位尊情蜜避嫌猜(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我们的冠军  我带凡人女子修仙长生  大暗无界  明日无瑕  重返二OO二  萌学园之特殊之星  强制乖宠,被疯批大佬掐腰温柔哄  诡异长生:从为始皇炼丹开始  倚剑诸天行  豢养 

他曾经在杨坚最幽暗的日子中,对杨坚早托心意,“公无党援,譬如水间墙,大危矣。公其勉之。”

当杨坚一跃而成隋朝开国之君后,还曾经不无得意地对元谐说:“水间墙竟何如也。”

元谐是军界的实力派人物。

他最得意之作是降伏吐谷浑。

吐谷浑是鲜卑族的一支,吐谷浑就是其始祖的名字,以人名命名为族群的名字。

他们占据了青海大部和甘肃一部,是一个游牧政权。

这是一条财富之路,他们控制了丝绸之路的要道。

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的命运,以弱小之国,窃据经济和交通要地,终有一天,会被大国亡族灭种。

当隋炀帝杨广经营西域时,他们就成了拦路虎,是中原王朝必欲除之而后快的障碍。

裴矩是杨广一朝经营四夷,西域问题的专家,他天才地总结了四个字“浑厥可灭”。

但在杨坚一朝,国家主要的精力用在三处。

一是在于稳定内政,坐稳皇位,巩固执政的根基。

二是平定南方,统一天下,这是三百年来的伟业。

三是降服突厥,这更是中原王朝所能达到的武功巅峰。

因而,杨坚当时对西北吐谷浑的国策,并非以拓土开疆为主。

杨坚在讨伐吐谷浑的诏书中写清楚隋朝出师的目的,“本欲自宁疆境,保全黎庶,非是贪无用之地,害荒服之民。王者之师,意在仁义。”

接着,杨坚明确指示了对待吐谷浑的措施,“(吐谷)浑贼若至界首,公宜晓示以德,临之以教,谁敢不服也!”

可见杨坚一朝,认为吐谷浑不过是次一等的威胁,但也是属于必须敲打震摄的对手。

以武力震摄的同时,再以德服人,从而达到双方和平相处的目的。

元谐就是此次西征吐谷浑,敲打他们的统帅。

他在丰利山一战,大败吐谷浑主力,追奔三十里,俘斩万计,隋军的战力让吐谷浑举国惊骇。

在元谐的统战政策之下,他们服软,愿意臣服于隋朝。

元谐的个人威望达到顶点。

但他和王谊一样,也来自于原北周的军界,而且根基深厚,他同样是少壮派,年富力强,这正是杨坚最忌讳的二点。

因为杨坚本身根基浅薄,既无政治基础,又缺乏在军队中的威望。

杨坚篡周立隋,纯粹是偶然的内廷政治阴谋,甚至都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斗争,就迅速成事。

杨坚本人也被认为是历史上得国最容易的帝王。

这决定了杨坚在心理上非常不自信。

他会全力防范猜忌那些大臣,生怕他们会步他的后尘,谋他的位,篡他的国。

他认为必须清除掉比他资格更老,资历更长,尤其是在北周和隋朝军队中德高望重,影响力深远的那一批元老。

这是既定的战略,也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脉络。

杨坚非常高效而卓越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最有威胁的军政界的大佬有的自然老死,有的被杨坚赋闲,废死于家。

一切看起来很顺利,但世上总有几个难啃的硬骨头,他们不愿失去手中的权力,或者他们依靠和杨坚的特殊关系,心存侥幸,以为自己会和别人有所不同。

但在绝对的权力面前,哪里会有侥幸。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所有的障碍,都必须予以清除,这就是杨坚为人处世的哲学。

王谊和元谐依仗自己是杨坚的少时同学,又是创业之初最坚定的支持者,既有才华,又忠于新朝和杨坚。

他们以为自己能在杨坚的隋朝一展鸿图。

但他们忽视了杨坚的猜忌和其一心要完成皇帝专权的强烈心理。

他们的悲惨命运早已注定。

王谊和元谐二人,当时一个被疏忌,一个因公事被免职,赋闲在家。

二个失意之人,自然相见恨晚,他们对杨坚的薄情,大加鞭挞,酒后私下之言,自然无所顾忌,难免有非常出格的话语。

但世上并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被举报到杨坚那里,罪名是谋反。

这是必然要推究勘核的罪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红楼:北静王今天也在怀疑人生 三国:我,袁家嫡子,专好救人 明末:灵气复苏 极品大皇子 极品太子爷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假太监:公主请自重 震惊,我的王妃怎么可能是反派 大唐:开局被李二赶出皇宫 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