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隋唐天字七书 > 第120章 衣锦还乡未为晚,杨广首次下扬州

第120章 衣锦还乡未为晚,杨广首次下扬州(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我们的冠军  我带凡人女子修仙长生  大暗无界  明日无瑕  重返二OO二  萌学园之特殊之星  强制乖宠,被疯批大佬掐腰温柔哄  诡异长生:从为始皇炼丹开始  倚剑诸天行  豢养 

通济渠,大名鼎鼎,于南北大地,既通且济。

这是连接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的天才型水利工程,杨广仅仅用一百七十一天就竣工使用。

通济渠,起于洛阳,终于扬州,这让人惊叹之余,似乎觉得非常神奇而难以理解。

其实这中间,有一个被忽视了的关键。

那就是杨广的通济渠,并非是从无到有,凭空在大地之上,挖出了一条新的运河。

杨广只是在故有河道上的基础上加工疏浚扩展而已。

长江,淮河,黄河,这三大水系,自古就有连接的古老水道,又历经历代断断续续的分段式的修建,已经初具规模。

杨广在隋朝国势如日中天之际,以举国之力,重新疏通,自然是功到自然成,但却并非不费吹灰之力。

他征发了百万民众,夜以继日,万众一心,大干快上。

三月动工,到八月份,全渠水系就南北贯通了。

大运河水道逶迤,倒映着满天星光,泛起浪漫的氤氤之气。

运河二侧,御道平坦,似乎延伸到无尽的天边尽头。

运河旁的长堤上,垂柳如荫,好一派人间繁华自在天。

杨广心中油然生出,天下尽在掌握的雄心壮志。

他要衣锦还乡,他要无限风光地回到扬州,他要让他往日的臣民们看到,昔日晋王,今日天子的无上威严。

杨广很早就定下了南巡的计划。

当大运河全线贯通之日,他将乘坐庞大的舰队,从洛阳直下扬州,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运河首航仪式,。

一是可以检验运河的质量,二是可以显示大隋天子的威严和无上的尊贵。

论讲排场,杨广认第二,中国历史上,又有谁敢认第一?

杨广乘坐的虽然不是当世最先进的战舰——五牙战舰,但它的规制只是稍小一点。

杨广毕竟不是去打仗,他是去江南巡行,但饶是如此,他的座驾,依然堪称一座移动的水上宫殿。

甲板之上,楼高四重,最上面一层,是他办公的区域,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而中间二重,竟然有一百六十多个房间。

杨广乘坐的龙舟,实际上是将陆上的宫殿和水上的造船技术完美结合,代表了当时当世最高的技术水准。

杨广并非只是单人独船下扬州。

他要来一票古往今来最大的,杨广甚至将整个朝廷和后宫全部搬上了船,这个庞大的队伍,竟然超出了五千多艘船。

可以想象,这只规模的船队,行进在运河之中,首尾相接二百余里。

夜晚来临,船上灯光,通明闪耀,夜空之中,星月争辉,二相交映,光耀川陆,加上二岸骑兵,夹道而行,旌旗遮天蔽野。

这当然有巨大的声威和气势,但也有一个现实的问题。

这支队伍太庞大了。

运河二岸挽船的纤夫和卫士等所有人员,加起来,至少有二三十万人,饮食如何解决?

杨广见招拆招,他下令这个队伍,所到之处,运河二岸,五百里之内,必须贡献饮食。

杨广此行,有意显摆,加上后宫奢靡攀比。

浪费的粮食,珍味,数不胜数,很多吃不完的美味,为了避免发臭,引发疾病,都只能就地掩埋。

这是深度的扰民。

虽然杨广免除了沿途献食百姓的赋税,但当地庞大的官僚机构,却发现这是一个发财的机会。

他们需要依靠百姓的贡献而生存。

献食过后,难免被官吏再以别的名义横加征敛,官字身上二个口,受苦的终究是百姓。

也许,从杨广第一次下扬州开始,他治下的老百姓,心中就已经心生怨言,民力疲乏,乃至枯竭,早就埋下了天下沸腾的种子。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红楼骄子 纣王:牧野之战在即,我决定摆烂 绝品小侯爷 红楼:北静王今天也在怀疑人生 三国:我,袁家嫡子,专好救人 明末:灵气复苏 极品大皇子 极品太子爷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假太监:公主请自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