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电话局(1 / 2)
第346章 电话局
刘光福成为红星电信公司总经理,这公司当然不可能是刘光福私人的。
邮电部把武汉的研究院划归红星公司,开始铺设东南沿海铁路用的光纤网络。
其实,1973年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研发光纤了,因为封锁的原因,原料提纯、熔炼车床、拉丝机都靠自己,
还有光纤的测试仪表和接续工具也全都要自己开发,困难极大。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开始时就考虑民用,开展了全面研究,除研制光纤外,还研制了光电子器件和光纤通信系统,让国内一直拥有完整的光纤通信产业。
所以说,并不是华维一家的功劳,华维的光纤数据交换机也不是从零起步的,而是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技术上更进一步。
刘光福的目标,是建成八纵八横的干线网。
80年代中期,数字光纤通信的速率就已达到144兆每秒,可同时传送1980路电话,超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同轴电缆载波。
但几个大领导回去以后,跟管经费的大领导一合计,就歇了火。
他们说,信息化一定要搞,但国内没钱大规模铺设先进的光纤网络,因为很多村镇地方电话刚刚开通。
虽然光纤很重要,但不能把电话网络推倒重来,而要利用现在的电话网络来搞信息化。
因此,刘光福作为电信公司总经理,除了把最重要的电缆先光纤化,组建战略通信网外,还要负责一段段将普通电话线改造成光纤网。
刘光福很理解这种想法,但也不想放弃,最好先利用现有电话系统实现通讯,利用电话线上网,得到了这些领导大力支持。
而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就是贝尔发明的电话网,现在归电话局管命苦所以,这就免不了和电话局打交道。
刘光福被安排到电话总局参观视察,了解情况。
电话网采用电路交换方式,设备主要有发送和接收电话信号的用户终端设备,也就是电话机,
还有进行电路交换的交换设备,就是电话交换机。
连接用户终端和交换设备的线路,叫做用户线。
交换设备之间的链路,叫做中继线,组成电话中继网络。
我国电话网的网路等级分为五级,由一、二、三。四级的长途交换中心和五级交换中心组成,虽然普及率不高,但绝对规模也很庞大。
电话网将全国分为几个大区,每一个大区设一个大区中心,也就是一级交换中心C1。
每个大区包括几个省,每个省设一个省中心,作为二级中心C2。
然后在省里每个地区设一个地区中心,就是三级交换中心C3。
每个县设一个县中心,即四级交换中心C4。
到1992年,国内共有8个C1局,分别设在BJ、沈阳、上海、南京、广州、武汉、西安和成都,有3个国际出口局,分别设在BJ、上海和广州。
除了上面的长途交换中心,本地电话网络也有要设置汇接局和端局两个等级的交换中心,如果是小县也可只设置端局一级交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