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机缘人人想要,风起(2 / 2)
青鸾卫将抓来的人放走。
林蔚然收拢队伍,陆续撤回县城。
回城的路上,头目骑马迎过来。“大人,已经弄明白了,兄弟又画了一张画像。”
林蔚然左手一挥,整支队伍停下。
她带着头目来到路边,接过画像,打开。
画中人的额头被斗笠挡住,面部的其余部分很清楚。
她看着画中人,对头目问道:“能查到这人的身份吗?”
头目说道:“一位同僚曾经看过几年前的卷宗。卷宗中记录了一个钦犯。
他判断,这是卷宗和画像上的人,是同一个人。”
“还知道什么?”
头目说道:“这个人叫李长安,投入长生岛门下。”
林蔚然把这个名字念了两遍,想起画像上,这人牵着水牛的形象。
是他?!
她刚想说什么,却突然止住。
半晌之后,缓缓坐到路边。
她想起师门传来的信息当中,这个人,可是牵扯到那位师妹的一桩机缘。
头目见林蔚然半晌没有说话,也不敢多问。
转眼间,林蔚然已经想到很多事情。
机缘,谁不想要?谁不想成正果?
她拜入珞珈庵后,一向自视不弱于同辈。可是,被排到青鸾卫之后,尽管不愿意承认,她对自己在师门中的地位,还是有了清楚的认识。
如今,还要为她人做嫁衣裳吗?
林蔚然瞬间想到了几种应对的方法,深思下去,似乎都不太妥当。
她转头看向头目。这人可是老公门了。
绕是头目见多识广,仍旧被林蔚然的目光盯的汗毛直竖。“大人,有什么吩咐?”
“这件事情,你怎么考虑?”
“属下唯大人马首是瞻。”
哦,林蔚然点头:“听说你有个儿子,四岁了。”
头目觉得冷汗已经把帽檐湿了一片。这女人平常在衙门里什么事儿都不管,但这事儿,她是怎么知道呢?
林蔚然继续说道:“我没资格收徒。我的一位师姐在京郊林夕庵修行。我可以推荐你儿子,拜入她的门下,正式弟子不敢保证。做个记名弟子,绝无问题。你儿子有了前途,也不用父子分离,你觉得如何?”
头目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大人的大恩,小人无以为报。”
林蔚然说道:“起来,现在我问你,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
头目知道,不拿点真东西出来,恐怕是不行。“关于这个钦犯,朝廷的几位大人,似乎有点儿不管不问的意思。咱们青鸾卫,有没有必要出这个头呢?”
“其他人也是这个意思吧。”
头目讪讪一笑。
林蔚然说道:“你们是怕追上去,踢到铁板?”
头目答道:“这人毕竟投入长生岛,谁知道学了些什么东西。
志新和尚在江湖上小有威名,与邪道术士联手,也被这个李长安斩杀,何况他还在江中斩杀过水妖。
兄弟们,没有把握。”
林蔚然说道:“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少。消息总会传出去。我们不能总这么拖着。”
头目急忙说道:“大人,现在还来得及,这帮人走不远。即便走远了,只要把他们控制住,绝对不会走漏消息。
知道这个消息的兄弟们,相互知根知底,荣辱与共。没有哪个人敢乱说话。”
林蔚然说道:“等我写封信给你。回京之后,你带着儿子拿着信。去找我师姐。”
“多谢大人。小人知道怎么做。”
头目带了一队骑士,离开队伍。
林蔚然拿着画像,直到把李长安的相貌记清楚,两手一合,将画像团起,烧成灰烬。
……
几天后,车奎走在山路上。
离开宣河镇之后,他心绪不宁,没有直接回家。这次的事情给他很大的震撼,在外游荡几天,觉得心里轻松了一些,才赶回家乡。
翻过土岭,就能看到他的家——五邻庄。
当他站在高处向下看去,被看到的一幕,惊的魂飞天外。自己家的宅院,竟然变成了废墟。
……
祝枝山藏在芦苇荡里,表情非哭非笑。
他的江湖经验丰富,离开宣河镇,没有直接回家。他到一些佛寺道观游玩时,收到朋友冒死传讯——家中出事了。
——
林蔚然等了三天的时间,终于得到准确消息。她把公事委托给手下得力的头目,一个人悄悄离开。
感谢书友读者的推荐票与月票。
谢谢大家的订阅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