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二代人不同 都在红尘中(1 / 2)
第五回
千里之外遇远客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它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吾和妻子接着去了武侯祠。
武侯祠内,古柏森森,环境幽雅,殿宇宏伟。它肇始于公元223年,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
武侯祠也是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以及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吾和妻子又去了杜甫草堂,它完整保留着明、清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林木清幽。
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
傍晚,吾和妻子就在师父王飞逸的师弟马天风家附近的旅馆住下。
吃完晚饭,两人携手前去,登门拜访师叔马天风。
马天风是个60岁左右的瘦小老汉,面色微黄但两眼烁烁发亮。
师叔马天风笑逐颜开地迎了上来,一手拉住吾一手拉住白晓月走进小院。
此时正逢周末,马天风正在教徒弟。
院中站着几个弟子,马天风向徒弟们介绍:“这是我师兄王飞逸的关门弟子叫冷啸天,他携夫人白晓月旅行结婚至此。”
吾向他们抱拳行礼,然后相互寒暄致意。
随后跟着马天风走向正堂坐下,马天风问:“我师兄王飞逸最近身体怎样?”
“我师父让我前来拜访师叔您,他身体很健康。”吾说。
“你练功达到何种程度?”马天风问。
“我的功力已经接近从心所欲。”吾说。
“你已经接近从心所欲?那我来了兴趣。翟天保,你来同他听听劲。”马天风说。
马天风让一个40岁左右的大徒弟与吾听了听劲,两人平手。
然后马天风直接同吾,试了一下手,两人还是平手,马天风的徒弟们个个露出惊异之色。
其实,吾并没有露出全部水平。
马天风一试就感觉到了,吾在让他。
马天风高兴的说:“藏而不露,还知守拙,前途无量呀!不愧是师兄的关门弟子。徒弟们,你们要向冷啸天学会这种处事之道。”
吾和妻子呆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
马天风说:“你们回去向王飞逸师兄问好,我们有37年没有见面了。有时间我会去拜访他的。”
吾和妻子向他们道别走出院子。
离开马天风的院子,出门就是街道。
吾对夫人说:“咱俩一起散散步,感受一下成都的风土民情,再回旅馆。”
吾和妻子就手挽着手,慢悠悠的走在高低错落的街道上,观赏着成都的风土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