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炼钢(1 / 2)
告辞代王后,徐三修回到自己的住处,刚过午时,已是夏末,太阳仍旧毒烈。
好久没有这样悠闲了,徐三修躺在房中的椅子上,窗中吹来习习暖风,如此这般,竟有些不习惯。
他漫无目的地翻看着手机,流转于聊天软件与短视频软件之间,没过多久,无聊了起来,主要是头脑中有许多个念头在蠢蠢欲动。
回想起西域之旅,他觉得有必要提高一下自己的战斗力了,不然遇到危险,自己岂不是毫无招架之法,只能做刀俎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去学武功么?这倒可以,阿冷是不出世的高手,如果找他拜师,不出三年五载,自己也可以练就一身好功夫。
可是太久了,而且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如果仅仅只是用来防身,那有些没必要。
更何况,自己一个二十一世纪来的人,再去学武功,耍冷兵器,那真是白瞎了这副充满知识(糟糠)的头脑,糟蹋了这个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手机。
如果能造出来把枪就好了,毕竟七步之外枪快,七步之内枪又准又快!
整把ak,搞把来福,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徐三修不是没考虑过造枪,但一来他穿越前的华国禁枪,他对这玩意不是很熟悉,所有的了解全部来源于影视剧,二来鉴于西汉初年几乎没有的工业基础,造出来的枪不把自己炸死都算好的。
枪的制造图纸、数据倒是好办,这玩意不算是秘密,只要造把梯子,在外面的网络一搜一大把。
难就难在后者。汉初冶炼工艺落后,产出的全是杂质含量高的生铁,强度不足以满足枪管的需求。
所以要想造枪,就必须要将生铁冶炼成钢。
打开百度,搜索生铁冶钢,常用的有两种炼钢方法,脱碳炼钢法和熟铁热渗法。
前者是将生铁加热到1200度使之成为半熔的状态,然后通过不断搅拌,增加碳和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碳氧化溢出,随着温度不断提高,生铁中的碳含量逐渐减少,逐渐变成了钢。
后者则是将熟铁加热到1500度,待其彻底融化,向里面加入热渗碳,提高熟铁的碳含量,使熟铁成为钢。
两者相比之下,脱碳炼钢法需要达到的温度低,碳含量也好把握一些,更具有优势,徐三修决定采取这个方法。
他又百度出炼铁高炉的图纸,才发现手头没有合适的工具,便喊玉儿给他去找来一套。
谁都知道,如今代王面前最红的人便是徐三修,而小玉作为他的婢女,地位自然也是也是水涨船高。不出一刻钟,她便将东西全部找来。
一块碳棒,一面白色麻布,标尺。麻布摩擦力高,可以更清晰地留下碳棒的痕迹。
徐三修将麻布摊在桌面,对照着手机,将高炉的模样、结构、使用的材料、尺寸规格,尽节画在白布上,繁琐之极,详细无比。
看着画布上的设计图,徐三修抹去额头的汗水,袖子的碳粉沾染到脸上。他会心一笑,图纸有一种设计的美感。
忙完这些已经用了两个多时辰,天要黑了,徐三修去找李总管,这样的小事,没必要经手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