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引蛇(2 / 2)
“学士,你生在书香门第,家道中落,只得事起农桑,幸好家中有几亩良田,才能维持生计,却不甘做一生的乡野农夫,心中有鸿鹄之志,誓要光复门楣!”
书生点了点头,斗篷人继续道:“你的父亲少时浪荡,胡作非为,才使你家落入这般境地,实在荒废了你这满腹的经纶,糟蹋了你这一身的学问啊……”
听到这句,书生却皱起了眉。斗篷人一惊,忙问道:“难道老生说的不对。”
“不是,先生说的很对。”书生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先生真是料事如神,只是家父的丑事被先生算了出来,小生实在是惭愧。”
斗篷人这才松口气,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肩扛的黄幡随风起舞,他缓缓道:“上天仍有怜才之心,知你求学不易,才学渊博,特令我转告你,可去城东代王府中,谋一份文职差事,以待机缘的到来,他日便可一遇风云化作龙!”
“真的吗?”落魄书生立即卸下满负的柴火,眼中充满了狂热,双手作揖:“敢问先生何人?竟有这般通天的本领!”
“哈哈哈哈……”斗篷人大笑,嘶哑着嗓子道:“老生不才,复姓公孙,单字一个朔字!”
“公孙朔先生!”落魄书生立即单膝跪地:“先生就是传说中的公孙朔先生啊,今日有幸得以相遇,真是我命中不该埋没在田野之间。先生今日的恩德,若小生日后发达了,定当好好报答。”
“哈哈哈哈……”
斗篷人扛着黄幡转身慢慢离开:“我公孙朔不求钱来不求利,单讲一个缘分,无需你报答什么。”
“还有,千万要记住,一定要在申时四刻敲响代府的门,早一分不行,晚一分不行,到时候代王府中大钟响起,你的运气便来喽……”
“小生记住了!”
……
徐三修坐在大门口翘着二郎腿无所事事打着哈欠,身后蹲着四个仆役待命。
今天是第九天了,可公孙朔迟迟未现。
这九天里,他时常穿着宽大斗篷扮成隐士,到处给人胡乱指点,最后再报上公孙朔的名号。
你不是只在乎名声吗?那好,我便败坏你的名声。就凭徐三修那三脚猫功夫,哪能算得出来什么,可要的就是这般效果,他要让那些被他指点过的人碰壁,再反过来唾弃公孙朔这个大骗子。
正在等的是个农夫穿着的落魄书生,而正午给他算卦的便是徐三修。
他是如何知道书生家中曾有人做官的呢?因为他看到了,书生柴火与腰间夹着一卷竹简。
古代读书是个稀罕事,知识全被垄断在了贵族手中,哪怕是以安贫乐道出名的颜回,也是个破落贵族,祖上曾是周天子的礼官。所以书生有机会读书,先人肯定是做过官的。
至于书生为何有个泼皮父亲呢?这更好判断。如果家道不是从书生这一代中落的,那竹简恐怕早就丢干净了。家道中落无外乎是家中有个败家子,不是书生,那便是书生父亲。
“咚、咚、咚……”
代王府的大钟敲响,这个大钟每隔半个时辰便会敲响报时。
大门应声同时响起,敲门声急促如狂风暴雨,门口的书生已经迫不及待,他带来的柴火一点也没有卖出,即将谋份好差事,哪还有心情去卖这贱柴。
“嘎吱……”
门开了。
“哗啦、哗啦……”
不是意料中的诚挚迎接,而是四盆浑浊、恶臭的污水……书生应激,胡乱挥舞胳膊阻挡,可难免还是有大股水花溅到面部,吃进嘴里、呛进鼻中,恶心的味道使他阵阵干呕。
“滚!”
“代王府什么地方,也是你这种贱民能来的!”四个仆役一齐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