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辨不清是祸非福(5)(1 / 2)
无数的水鸟腾空而起,在二人头上盘旋、鸣响,如同最优美的乐章。
沈幽絮本已沉入谷底的心瞬间沸腾,身子也开始颤抖,紧紧抱着王连依道:“连依!我好开心!”
这时,忽听得沈小小道:“恭喜恭喜!郎情妾意,有情人终成眷属!”却是刚刚王连依情绪激烈,本来很大声表白更增了三分响亮,不止惊起一片飞鸟,也惊醒了沈小小。
沈幽絮倒不介意,从王连依怀中脱开,道:“多谢你啦!小小!”
沈小小道:“在此绝境,我能见证一对神仙眷侣,也算是不枉这片花海了。”
沈幽絮道:“那你要失望了,因为我们已经找到出路了。”沈小小眼中放光,道:“真的?”沈幽絮道:“自然是真的。只是他不够大胆,我只有把他引入绝境,他才能释放内心的情感。”
沈小小惊得合不拢嘴,终于道:“所以姐姐你是故意误入歧途的?”沈幽絮道:“你觉得呢?”沈小小仍是难以置信,转头看向王连依。
王连依纵身一跃,已经跃上了矮树,站在了最高的枝头。
沈幽絮道:“连依,如何?”王连依感慨道:“真是巧夺天工,站在这矮树之上,一眼望去,如同一条绿龙伸向远方。”
沈幽絮问道:“能记得住吗?”王连依道:“远处看不清楚,近处能记得住。”沈幽絮道:“这样也好,我们滑过去再靠岸看。”
王连依点点头,默默的记着这边的路径,记得差不多了,从树上跳下。
太阳已经偏西,天气已不那么燥热,三人重新跳到船上,沈小小掌舵。王连依指着其中一个方向道:“这边走。”
沈小小依言划动船桨,一面想着死里逃生,一面想着马上就能到叠翠山庄,兴奋不已,连手中的桨都觉得轻了许多。
约莫划了一里水路,三人又找了一处小礁,王连依上去又默默记了水路。如此也不知多少次行船、观察、行船、观察……
叠翠山庄所在之地十分隐秘,有的时候是一片广阔水面,最近的小礁也有几十丈远,有时又是个极小的水路,估摸着有三艘这样的小船并行便拥挤不堪。有时甚至会从一片荷塘、芦苇中穿过——礁石上只能容得下一株矮树。
王连依在中间还记错了两次,白白多划了约莫一里水路。终于在天全黑没多久,看到了远处的一座大岛。
夜幕之下,借着明亮的月光,可以清晰的看出,这座岛上竟然没有鲜花,而是翠绿一片,有北方的杨树、柳树、槐树,南方的竹子、榕树、木棉,甚至还有罕见的银杏,以及更南方才有的棕榈。
夜风吹过,各种树叶发出不同的响声,交织在一起,如同最美的乐章。
沈小小大喜道:“叠翠山庄,我们终于到啦!”
随着小船渐渐靠近,却见这岛屿如同一个人的怀抱,两边犹如手臂一般伸出,登岸之处还在更深的地方。
沈幽絮已经接替沈小小划桨,刚刚将船靠在岸旁,沈小小直接跳上岸去,哈哈笑道道:“我终于找到叠翠山庄了。”
沈幽絮也丢下船桨,直接躺在船上。现在她已经是疲累不堪,饥渴难耐。
王连依虽然没有划桨,但记这迷宫般的水路,高度紧张,这时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也直接躺在船上。
过了许久,王连依爬起身子,拉其沈幽絮的手,道:“我们去见妈妈。”
沈幽絮嫣然一笑,道:“好!”跟着他起身,携手跳到岸上。却见沈小小又唱又跳道:“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这是一首罕见的回文诗,据说是苏轼所作,也有人说是秦观所作,具体已不可考。
他二人相视一笑,这一刻只觉沈小小或许真的是个简单的小丫鬟。
这时一个丫鬟模样的人手从树丛中中走出来,望见了王连依、沈幽絮、沈小小,快步奔近,问道:“你们是什么人?胆敢硬闯叠翠山庄!不要命了吗?”
沈小小急忙道:“这位姐姐,我叫沈小小,是来投入叠翠山庄的。他们是我的好朋友,这位美女姐姐叫游絮,这位英俊大哥叫王连依,他们辛辛苦苦把我送过来的。”
那丫鬟道:“这里不欢迎外人,你们快走吧。若是让夫人知道了,你们就没命了!”
沈小小道:“人总会有生老病死的,若没有外人,这庄子岂不是成了死庄?姐姐你别吓唬我,我什么都会做,捕鱼、采莲、栽树、养花、做饭……”
丫鬟直接打断她道:“这是夫人的规矩,你们快走吧,不然的话还要连累我。”
沈幽絮笑道:“夫人不在家么?”那小丫鬟向王连依瞧了两眼,转头向沈幽絮、沈小小,道:“夫人今日外出未归,我才敢这样与你们说话。若是夫人知道了,我可要吃不了兜着走。”说完快步跑开。
沈小小忙道:“姐姐,你别走啊,我还要你引荐呢?”说着便追上去。王连依正要伸手,沈幽絮紧拉他的手,摇摇头,王连依的手又缩回来,沈小小和那丫鬟跑的找不到了。
沈幽絮故意来此,本来就是想见见自己的义母倒霉夫人,如今到了门口,近乡情怯,竟不知当如何见面,见面了又当如何寒暄。
这时,月亮已经高升,只见湖面上一艘快船迅速驶来,转眼间便已到了近处。刚刚三人过来,并未看到后面有快船跟随,想来还有别的路通到此处。
待船靠近时,快船船头上彩色缤纷的绘满了花朵,驶得更近些时便看,却见有些固然是精妙的绘画,有些则是新鲜的花朵。
沈幽絮忽然道:“这船真美。”王连依道:“是啊,我们成亲时我就驾着这样的船去鄱阳湖接你好不好?”
王连依很少说笑,在时随口说出,沈幽絮脸微微一红,手抓的更紧了,道:“这样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