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选择(一)(2 / 2)
义军每到一地,即宣布“三年免征”的命令,先是没收明政府官库和官僚地主家产以充军用,并抢夺宗室、勋戚和官绅大户田产,分给那些流民百姓。
是以“均田免赋”的口号一经喊出,便得了不少百姓的支持。在短短的几年之间,李自成带着义军占领了陕西、陕西、河南的大片土地。
当然,所谓的均田免赋只是一种拉拢人心的手段,并不是真的要均田免赋。
李自成想的很好,义军流动作战,本来就不稳定,那些分出去的土地,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得到收益。
用三年的时间站稳脚步,到时候再行收税,既收了人心,又占了大义。
可就连李自成自己也没想到,这还不到三年,他就安顿了下来。
说起来,如今的陕西、山西两地都是他的子民,若是食言而肥,不知道百姓们会如何评价他。
戏文里都说君无戏言,李自成觉得,他身为一个皇帝,决不能在自己的父老乡亲面前丢了面子。
可如今面临的这个困境,似乎也非常严重,必须要尽快解决。
原本他手中有十几万的兵马,去了一趟北京,虽然没有打下北京城,一路上倒戈依附的明军倒是不少,起码也有十几万。
这三十多万大军,被他安身立命的本钱,是日后扩大势力的重要支撑。
可无仗可打之后,这些人成了累赘,每月消耗粮草无数,只能赶着他们去屯田。
尤其是那些投诚过来的明军,听说要屯田种地,几个月以来,有上万人做了逃兵。
这些日子,李自成的心中一直在犹豫,该不该授意几个人,再去散播一些口号出去。
他也有些后悔,为何当年就听了李岩的话,颁下这个政策,以致于如今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
难得有人提出了收税的想法,李自成心内大喜,忙道:“宋军师说的在理,你且说说看,这税赋该如何征收?”
宋献策挠了挠头,说道:“大明正税是三十税一,若是照着这个标准来收,陕西、山西两省收不了多少税。可若是学着大明那样,按着均输制来收,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早晚要乱套。臣以为,这其中,主要就是一个度,但该如何把握,就非臣所知了。”
李自成不由有些懊恼,看向了身旁的刘宗敏,问道:“那个李建泰找到了没有?额还想赏他个大官当当,听听他的建议,却让他偷偷溜了。”
刘宗敏早就忘记了李建泰这号人物,经李自成问起,想了好几息,才想到是那个在保定被俘的督师,脸上当即露出了不屑。
“那李建泰脓包之至,就算站在这里,也没什么大用。他溜了就溜了,等过几日,臣给大王抓几个能用的人过来。”
牛金星犹豫了片刻,说道:“刘兄弟,大王已经下过了三次招贤令,以大王的名望,慕名而来的人不在少数,倒是没必要抓人,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如何解决粮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