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甘薯(1 / 2)
第255章 甘薯
“甘薯者,福建人从国外所得,口感润泽,瘠土砂砾之地皆可种植,对穷苦百姓大有好处。万历二十二年,福建大旱,故福建巡抚金学曾下令推广种植甘薯以度饥荒,活民无数,由是得名‘金薯’。万历三十六年,江南大水,麦禾颗粒无收,松江府的徐公光启号召灾民栽种金薯,当年松江平安度过灾年,多有徐公之功。其后徐公向先帝上疏,请求朝廷广为遍布,只是先帝忙于铲除阉党,便将此事放了下来,其后徐公致仕,这甘薯也就只在江南一带种植,没有传到北方。”
说起甘薯的来历,宋应星一反平日里的沉稳,不但将其来历说的一清二楚,关于其种植分布也说的头头是道。
蒋德璟颇为赞许的看了宋应星一眼,说道:“宋侍郎真可谓是博闻强记,臣自福建出来,也没宋侍郎了解的这般清楚。”
宋应星朝蒋德璟微微一揖,算是当做回应。
说起了松江府和徐光启,站在一旁的方岳贡忽道:“关于这甘薯之名,臣也有所耳闻。臣在松江任知府时,曾见徐公光启家种有此物……”
说到此处,方岳贡的脸上突然有些尴尬,口中的话也就停了下来。
朱慈烺正听的饶有兴致,忙催促道:“方阁老,为何不接着说了?”
方岳贡轻咳了一声,说道:“臣当时为了修建海塘,四处劝募,富户有田百亩以上,一律劝输每亩银八厘。到了徐公光启家时,他家的大公子却说,家中田里所种的,并非粮食或者棉花,每年获利甚少,还不够朝廷的税赋,便以此为由,拒绝缴纳输银。”
“那后来呢?”
“后来臣就天天上门,堵在徐府门口。”
听到这里,朱慈烺和蒋德璟都笑了起来。
蒋德璟笑道:“素闻四长在松江府修筑石塘,功德无量,不想竟是靠着这般手段,连徐公的府邸也敢堵。”
方岳贡苦笑道:“时事所迫,不得不为,当时松江的大户们都害怕出银子,盯着两位徐阁老的家里,看我能不能收上银子。若是我退缩的话,那石塘就没法修了。”
朱慈烺又问道:“那徐家又是如何肯交上银子呢?”
“徐公听说之后,将徐家大公子臭骂了一顿,徐家这才主动交齐了这笔银子。”
方岳贡的脸上生出了一丝向往,随即变成了一句叹息,“可惜没等到石塘修成,徐公便驾鹤仙去,实在是平生憾事。臣后来才知道,徐家的地里,一大半种的都是甘薯,然而此物在民间不值一钱,每年收获时,都是免费送与周边的百姓,难怪徐家大公子不愿意出钱。”
听了三人的话,朱慈烺的心中更是欢腾。